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州和尚的吃茶去给禅宗文化带来了什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9160235.html

禅宗,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是除了净土宗之外,信众最多的一门佛教宗派。很多寺庙名称前面冠有“禅”字,比如镇江金山寺的实际名称叫“江天禅寺”。然而,老百姓不管这些,进了禅寺就拜观音菩萨,拜什么佛都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实际这些都是净土宗的操作,并非禅宗的规矩。也许在老百姓眼里,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就是佛教的全部。

柏林禅寺

虽然如此,但禅宗仍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和来自俗世的广泛好评,为什么呢?我想,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对推动禅宗的兴起与发展功不可没。吸引文人知识分子喜欢禅宗的可能不一定是万法皆空的“空谛”,更可能是饱含禅意的禅诗、巧藏智慧的机锋公案和大自在的茶禅一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宗六祖惠能的这首悟空禅偈,既奠定了其南禅正宗的地位,又引发了诗僧、文人对禅诗的广泛追求。此后,意境幽远、般若空灵的禅诗佳作不断,这里摘录几首或节选其句。

唐僧人德诚《千尺丝纶》: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唐诗人杜荀鹤: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唐诗人李翱: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诗佛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宋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慧开禅师《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很多很多,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本《禅诗三百首》细细品读。

天下赵州

而禅宗的另两大特产“机锋公案”和“茶禅一味”则因由六祖惠能的四世法孙从谂(读审)禅师。从谂禅师即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州和尚”,也被尊为“赵州古佛”。从谂是山东临淄人,生于中唐代宗年间,圆寂于唐末倒数第二个皇帝昭宗年间,经历十二个朝代,高寿岁。从谂师从惠能三世传人南泉普愿大师,但他没有限于宗派差别,而是游历南北,与南北二宗的高僧均有交往;也不拘于资历辈分,与小辈晚辈一同参禅悟道,随缘任性,深得禅宗的空性自由之道。比他晚二辈的雪峰禅师与他并称为“北从谂,南雪峰”,他也毫不在意。但雪峰禅师自觉地在自己的寺庙前建了一座亭子,名为“望州亭”,取“仰望赵州”之意。

当同辈的南禅大师*檗希运、龙潭崇信,甚至晚一辈的德山宣鉴都已经故去后,八十岁的从谂游历到赵州的观音院时决定就此驻锡,年龄老了,不硬撑了,从谂向来随性。然而这一驻锡,弘法又是40年。当时的赵州现在叫赵县,隶属河北石家庄市;当时的观音院,从金代开始改称为柏林禅寺,名称沿袭一直至今。

万佛楼

赵州的观音院始建于汉末建安年间(三国初期),距今多年,属于除了洛阳白马寺之外的最古老寺庙了。加上年逾耄耋的一代禅宗大德驻锡,观音院成为了当时燕赵大地的佛教中心,佛门子弟纷纷慕名前往。

这一日,院主领了两个僧人前来拜见从谂大师。从谂问其中一位僧人:曾来过此间否?答:未曾来过。从谂:吃茶去。又问另一位僧人曾来过否,答:来过。从谂:吃茶去。院主不解,问其故。从谂:院主。院主答:在。从谂:吃茶去。

这就是著名的“吃茶去”禅宗公案。此后赵州观音院/柏林禅寺成为了禅宗重要祖庭,当然也继续成为燕赵佛教中心,而禅宗则大兴,为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喜爱,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一桩公案。

赵州茶香明心性庭前柏树悟真空

所谓公案就是一直以来无人说得清道得明其中的道理,却又似懂非懂,意味隽永,令人百般玩味,欲罢不能。而且禅宗本来的特色就是不立文字,不靠语言,全凭顿悟。公案的灵*是机锋。机,机关;锋,锋利。直截了当,刹那间懂了,就是悟了。不悟,说再多,也不会懂。再者,也不能说,说不得,无法说,因为没有逻辑可循,没有道理可讲。这也正是顿悟禅宗的魅力所在,破除逻辑的枷锁,获得精神的自由。打破常规,才能突破,中国的书画等艺术从中深受启发。

自“吃茶去”肇始,禅宗公案一发不可收拾,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盛不衰。据传,禅宗公案自唐以后,足有多则。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买一本《禅宗公案集》,里面精选了二百多则公案,在趣味中启迪智慧,非常值得一读。

鸟语穿云静溪声入梦清

作为第一公案的“吃茶去”,还衍生出另一个副产品——茶禅一味。

赵县不产茶,甚至整个河北省都没有什么像样的茶叶。然而,柏林禅寺却成为了禅茶祖庭,“赵州茶”作为一种茶文化名闻海内,其中缘由正是来自从谂禅师这桩以吃茶来引导参禅的公案。

喝茶与参禅有很多相似之处:参禅在于悟,喝茶在于品;禅有深意,茶有至味;禅有趣,茶有乐;禅空灵,茶幽远;禅能启迪智慧,茶可休养身性。学禅要经过艰苦而漫长的修行,才能体会到禅的真谛;茶叶,亦须经过多道繁复的工序,最后还需要良好的冲泡技艺,才能品尝到好茶。茶的香味、滋味、韵味,都在于喝茶人自己品咂感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感受如何,说不得,说出来就不准确了,至少也是肤浅的。恰如陶渊明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住坐卧梦中事举止动静生活禅

“吃茶去”公案是茶禅一味的源头,但当时的从谂大师可能并没有太在意品茶,而正式确立“茶禅一味”理念的是宋代圆悟克勤禅师。克勤在不断的品茶与参禅之间,悟出了茶禅一味,并欣然磨墨铺纸,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四个大字。该书真迹被其日本弟子荣西禅师带回国,至今珍藏在奈良大德寺。荣西禅师也因此成为了日本禅宗和茶道的始祖(主要是种茶),后来的村田珠光禅师(一休的弟子)是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再后来的千利休大师则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

从谂禅师这一脉没有后继传承,这可能与大师的平常心有关。凡事不强求,顺其自然,看缘分。“吃茶去”,你懂了就是悟了,悟了才能传承。你不懂我也没法跟你讲,咱们不在一个频道,正如大师的一首禅偈: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虽然从谂大师没有直系传承,更没有开宗立派,但是禅宗五派(沩仰宗、临济宗、法眼宗、云门宗、曹洞宗)均称“赵州门风”是他们共同的智慧源泉。

赵州和尚舍利塔

佛不问姓,道不问寿,从他开始和尚有了姓

他的一生,功业至帝王,修行成菩萨

神僧佛图澄,令杀人魔王俯首帖耳

沧桑千年的敦煌如何涅槃成圣?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所不知道的《心经》

身如污泥,心向莲花,离红尘最近的绝世高僧鸠摩罗什

什么是菩萨?你能不能成为菩萨?

能祛病益寿的东方药师佛的影响为何远不如西方阿弥陀佛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