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www.hldxc.com/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马黎通讯员杨琳惜
李晖达马黎/摄
1。
这六年,村里的老人经常会找到李晖达,讲起自己年轻时在这里的“惊人发现”。
眼前,一眼望得到边的茶园,连一丝肉眼可辨的高低起伏都几乎没有。两边除了群山,并没有什么可看的。
他前些年租住的农家乐里,囤积着从茶园各个角落收集来的大石块。至于“南宋义士林景熙冒着生死,虎口下把皇帝的骨头捡出来埋葬”、“南宋绍兴义士唐珏拿出备好的木匣若干只,上面复以*色丝绢,署上帝名、陵名,分头趁月色潜入陵山,自永思陵以下,随号将诸帝遗骸分别收藏起来,埋在宝山之阴天章寺前,种上冬青树”诸如此类的故事,李晖达认真听完,有时候,心里已经能接上下一句台词了。
皇帝、尸骨、毁墓,光是这些惊心动魄的字眼,在茶园里的流传效果,在不同的年代,都是十万+。
此地,盛产茶叶,也盛产传说。
年来,故事像滚雪球一般,细节越来越丰富,越讲越长。平淡无奇的茶园背后,一定得配上惊心动魄的遭遇,或是劫后余生,否则,这里哪像一个人们心中“曾经辉煌的”皇家陵园?
茶园有个名字:御茶村,如今,一块巨大的广告牌竖在路边:万亩茶园,千年御茶村。
像是一句烂大街的广告词,可放在这片茶园,却是认真的。55年前,它有个充满历史感,更学术专业的名字,很多人还念不对:绍兴县攒宫茶场。年,这块风水宝地迎来了一个重要节点,绍兴县接管攒宫劳改农场,建设成绍兴县攒宫茶场。
攒宫,古代皇帝皇后暂时存放灵柩之所。对南宋历史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一基本历史条目,靖康之变,赵构不情不愿去宋金和议的路上,侥幸逃过一劫,成为南宋第一代皇帝宋高宗。宋室南渡,定都杭州,但为了向臣民们表白还没有忘记沦陷的中原故土,才把凤凰山上的大内皇宫称为行在。
我们总要回去的,皇宫是暂时的,陵园也是暂时的。
过去的攒宫茶场,现在的御茶村,地址是这样写的: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宋六陵。
如此直截了当的三个字,诉说着此地的皇家血统。
李晖达更喜欢把绍兴宋六陵称之为南宋皇陵,可与巩义的北宋皇陵遥相呼应。但,还有另一个原因,如果是南宋人自己来取名,肯定不会叫六陵,至少得是七陵——陵区内包含了宋徽宗及南宋高、孝、光、宁、理、度共七帝陵,以及宋哲宗的孟后等七位皇后陵。当年,元朝人是照着南宋皇帝的序列来算的,没有把徽宗算进来。
宋六陵,这个不准确的名字,将错就错多年,直到现在。
很多事,李晖达在过去6年里,才渐渐“看”清楚。跟很多人一样,他也是听着一连串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历史信息逐渐走近南宋皇陵的。
这么多年来,宋六陵的样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这样面目模糊,迷雾笼罩,像一个空中楼阁。随之而来的,对于南宋和宋六陵的误读,误会,疑惑,何止一个名字。
就像“攒宫”二字,本就带着微妙的时间属性和情绪变化,处于一种飘摇的状态。飘摇,预示着不稳定,随时来,随时走,现在出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消失,南宋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忽上忽下,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是不允许出现的。
行走在这片2.3平方公里的江南山谷里,李晖达想了5年,纠结了5年,我来这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
牛肉丸、墨鱼滑、蟹柳、虾、香菇、金针菇、蛋饺。电火锅滚着热水,一壶绍兴*酒,塞子塞着,香气呼之欲出。
“打完收工,来年再战。”李晖达准备完“杀青饭”,发了一条充满食欲感的朋友圈,定位显示:绍兴·南宋皇陵。
九宫格的C位,留给了一张照片:15本一模一样的牛皮纸封面笔记本,整齐铺开,黑色水笔标上册数,封面正中竖排写着:宋六陵工作日志。
年1月24日,离春节不到两个礼拜,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的发掘全部结束,回填完毕。吃完火锅,发了工资,遗址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晖达从绍兴回到了杭州。
一号陵园,是按考古发掘顺序起的编号,并不是当年的埋葬顺序,它有另一个延续了年(淳熙十五年下葬)的名字:永思陵。说得再清楚一点,墓穴里的主人,是宋高宗赵构。
15本日记本,是从年开始到现在的发掘记录吗?我很自然地问起。
“不是,就只是去年一年的。”他发来一个捂嘴的表情,纠正了我的说法。今年,宋六陵的发掘还将继续,“这三到五年,肯定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
年,李晖达从同事郑嘉励的手中接过宋六陵考古领队的任务,以地表调查和口碑调查为主。
年到年,开始3年的勘探和测绘,宋六陵“南陵区”高宗陵保护范围以南到青龙水库,总面积35万平方米。
直到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第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启动了宋六陵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对象为已划定的“高宗陵”保护区,暂编为一号陵园。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全力配合此次工作。
发掘全景
8个月后,以这顿工地上的火锅,结束高宗陵的发掘。
年1月6日,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评选揭晓,“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入选。在现场的PK汇报中,李晖达是这么写的:经过半年多的野外作业,基本确定了其园墙范围和建筑布局,并探明了该皇陵墓穴的具体位置与规模。
“我们用3年35万平方公里的勘探测绘,换来了年平方米的发掘指标。”李晖达那天15分钟的PPT汇报,字正腔圆,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只是说完这一句,他停了停。
何止3年。
郑嘉励坐在台下,始终比李晖达要激动一些,“毫无疑问,宋六陵的发掘是重要的。”李晖达刚汇报完毕,他迫不及待站了起来。
这两个70后男人的人生转折点,都跟眼前这片寡淡的茶园有关。
年之前,郑嘉励不可能说出“上班等于上坟”这样的网红梗,那时候,他还在挖青瓷窑址,年转型,“从此挖宋墓”,就碰到了宋六陵。
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位于绍兴的宋六陵结构面貌到底如何,长期处于空中楼阁。这一年,郑嘉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刘毅等人开始做田野调查。
一个被多次写入文献的历史事实——南宋灭亡后,元至元十四年(),蕃僧杨琏真迦,被任命为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掌管佛教事务,在泰宁寺僧人指引下公然毁陵,诸帝、后陵地面建筑尽遭破坏,主墓室也被盗毁一空。此后诸陵遗迹日趋湮灭,明代朱元璋虽一度重新整饬,也仅示尊崇而已,原有诸陵建筑及位置究竟怎么样,均已无从考实。
年,郑嘉励带着新加入的同事李晖达继续调查。而此前的7年,李晖达以发掘汉至南朝墓葬为主,由汉入宋,也是一念之间,从此被“绑牢”。
高宗陵遗址发掘现场,此图为前几日遗址回填后
3。
在郑嘉励看来,宋六陵最大的问题,7个皇帝7个皇后位置关系一直没有搞清楚,而明清人的文献记载,错误非常多。
“杨琏真迦盗墓时,7帝7后,地面标志都是清清楚楚的,毁墓之后,地面建筑没有了,明代在重建陵墓时,就已经张冠李戴,把几个陵的位置就搞乱了。”
包括《康熙会稽县志》所绘《宋六陵图》,是很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