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过来漳州文化遗产的美丽密码闽南 [复制链接]

1#

守护文化瑰宝坚定文化自信

——漳州扎实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气势恢宏的古厝、意蕴悠长的摩崖石刻、设计精妙的古桥……在漳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孕育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贺信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漳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学习领会《〈福州古厝〉序》精神,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好文物古迹,合理创新利用,让漳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保护修缮让历史遗存活起来

文物,是人类历史遗存中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目前,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5个点(南靖土楼、华安土楼三群两楼)、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处(东溪窑、南胜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39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保单位处,其中涉台文物点处。近年来,漳州加大力度实施文物本体保护,让文物重新焕发昔日光彩。

经费是实施本体保护的保障。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力度,并全省首创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市*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年,我市完成23座世界文化遗产土楼、部分国保单位、省保单位的保护修缮以及24个文保单位电气线路改造工作。年,漳州继续开展为民办实事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一批重点保护项目和电气线路改造项目进行补助。

经费的支撑,促进了文物保护工程的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市相继完成世界文化遗产南阳楼、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国保单位南山宫、漳浦文庙、锦江楼、赵家堡忠堂和惠堂、林氏宗祠、*道周讲学处、中国工农红*东路*领导机关旧址修缮一期工程、平和南胜窑环境整治工程、陈*墓安防等多项工程,省保单位海云家庙、松洲书院二期、三期等20多项修缮工程。启动南靖东溪窑环境整治、天一总局修缮等一批国保、省保单位文保工程。

“文物保护工程事无巨细。”市文旅局有关人员表示,“就拿华安二宜楼来说,我们建立土楼专职消防站,开展排水防涝工程、电气线路改造、内环保养以及屋顶捡漏维修等工程,还安装智慧用电系统,实施核心区白蚁防治,同时内移、外撤购物摊点45个,减少楼内商业氛围过浓造成的土楼本体保护压力。”

多方合力夯实文物保护基础

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了让城市文脉得到更好守护,让传统文化优秀基因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我市制定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漳州建设提升方案》,将闽南文化、朱子文化、涉台文物、革命文物等保护工作等纳入其中,重点挖掘陈元光及部将开漳传说,朱熹、陈淳、*道周、林语堂等历史名人故事,保护漳州民间文学遗产。

去年11月,漳州、漳浦两级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起盗捞水下沉船文物案。案件的成功侦破,得益于该水下遗址已纳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三级公安机关和海警等海上执法机构的日常监管范围。

近年来,漳州市、县两级不断加大文物执法力度,强化多部门协作,在文物盗窃、文物消防等方面,全力保障文物安全。年,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局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监督,实地走访、现场查看各县(区)、开发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情况等。此外,我市文旅部门、应急部门和消防部门联合开展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排查专项整治和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通过开展自查、县区检查、交叉检查、市级暗访暗查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文物安全。

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年开始,全市各级文旅部门发动社会力量,组建了一支近人的志愿者队伍,主要由各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村(社区)文艺骨干及热心文化服务的人士组成,常年从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工作,在协助文物保护、文史研究、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和开展非遗讲座、文化惠民演出、文化惠民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活化利用激活文旅一池春水

近年来,漳州注重将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依托辖区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开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走进漳州古城,烟炙砖、竹篙厝、圆枋脊等古老元素点缀着传统院落,伽蓝庙、番仔楼、老教堂等历史建筑底蕴深厚。漳州古城在保护开发过程中积极引入漳州传统项目,加强对炭精画、打白铁、竹编等漳州传统老行当、老手工艺的保护,先后建成漳州古城记忆馆、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漳州非遗展示馆、漳州木偶艺术表演馆展示馆、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徐竹初木偶艺术馆和漳州南词传习所、漳州非遗产品展销中心、漳州锦歌传习中心等。

“感谢有这样的场所,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过来观看我们的演出,让我看到了传统曲艺传承弘扬的希望。”漳州南词古乐队队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郑炳裕感慨地说,漳州古城的活化利用为传承、弘扬漳州地方曲艺提供了极佳的平台。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古城独特风貌逐步凸显,漳州古城人气不断提升,旅游人数明显增加。年古城的游客接待量达万人次,韵味十足且焕然一新的古城,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收获了别样的回忆。

龙海埭美古村是“闽南红砖建筑群”的典范,古村四面绕水、古榕遍地,是漳州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素有“闽南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埭美古村保护资金投入,切实做好埭美古村的保护性修缮和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发掘和继承优秀的“闽南水乡古村”文化内涵,全力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传承。

年7月,“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漳州辖区内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成为世遗。十几年来,漳州致力于土楼保护性开发,无论是景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还是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了10多倍。漳州在保护土楼人文景观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既服务游客又惠及民生。土楼的原住民也在享受“土楼旅游热”红利中,自觉地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同世遗土楼“同呼吸、共命运”。

⊙闽南日报记者吴丽燕

漳州海丝一路芳华

再读月港

“爱拼会赢”从这里出发……

两千多年前中国汉朝就派出船队远航南海和印度洋,打开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海上往来的大门,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从此以后,满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物品和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美好意愿,一路向南、向西,活跃了沿线各国经济,传播了中华文明,同时也带回了沿线各国的香料、药材、玻璃和思想文化等文明成果。

年的一天,尘封已久的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发现一幅让世界为之轰动的中国明代彩绘地图,因为被著名律师塞尔登收藏,而被称为“塞尔登地图”。这幅地图突破中国传统地图绘制视角,前所未有地以“海洋”为中心来描绘世界的明代南海航海图,当时中国对图上这片海域的称呼是东洋和西洋。今天的人们把这幅地图看作是重新打开全球化认知的钥匙之一。令人惊奇的是,航海图上许多条曲折的航线都指向福建沿海的一处海域,汇聚于一个始发点,这就是漳州月港。在明朝*府实行海禁*策时期,大批月港海商抓住历史机遇,出海闯荡世界,劈波斩浪、纵横四海,以世界为市场,视大海为舞台,过台湾、下南洋、闯东洋、泛西洋,足迹遍及东西二洋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主宰东南亚地区民间海上贸易,促使“僻处海隅,俗如化外”的漳州月港,贾肆星列,腴丽天下,成为“闽南一大都会”“天子之南库”。从此,闽南商人聚集到月港这个舞台上,引领了中国参与世界第一次全球化浪潮。

月港帆船搏击东西洋波涛之时,也是中国海洋意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年代。绵延两个半世纪的漳州月港,主动参与世界大航海时代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一批又一批的海商从月港塑造了今天的东南亚华人世界,创造了“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交往、文明互鉴的不朽传奇,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湮没已久的辉煌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海洋贸易史上壮观的一幕,人类开始联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爱拼才会赢!漳州,月港的故乡,正秉承先人“开放包容,敢为天下先”的闽南人海洋性格,大踏步汇入新时代的历史洪流,向海图强。

再忆张燮

睁眼看世界文献今愈珍

张燮(-),字绍和,号海滨逸史,漳州龙溪县石码人,明末著名学者。张燮着手编写了《东西洋考》,其广泛收集了东南沿海的山川地理,尤其是港口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并广采航海商人、舟师的实际见闻及实践经验,进行详细记录。

东西洋考

如今,《东西洋考》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年1月30日,我国外交部发表的《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一文,用古今中外的大量史料、文献,说明我国对西沙、南沙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其中就引证了《东西洋考》。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中,绝大部分是根据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一书记载的岛名。

明代,漳州手工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月港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当时,张燮受海澄知县陶镕和漳州府司理萧基、督饷别驾王起宗委托,着手编写《东西洋考》,作为漳州与东、西洋各国贸易通商的指南。《东西洋考》全书共12卷。卷一至卷四为“西洋列国考”;卷五为“东洋列国考”,记载了东西洋40多个国家(地区)的沿革、事迹、形胜、物产、交易等方面的情况;卷六为“外纪考”,主要记载日本和红毛番的国(地)情;卷七“饷税考”,记述月港的关税制度、收税项目、货物税额等;卷八“税璫考”,记述宦官高寀横征暴敛的罪行和月港商民的反税监斗争;卷九“舟师考”,记载月港商舶的大小与人员构成,特别是详记月港商舶前往东西洋诸国的航程、针路、山形水势、气象潮汐等;最后三卷为“艺文考”和“逸事考”,保存了与东西洋一些国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我国史籍中的一些记述。

《东西洋考》是明代中外关系和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综述漳州与东、西洋各国贸易通商的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地方性港口志,为“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繁荣,也为漳州带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它对研究中外关系史、经济史、航海史、华侨史等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海洋赤子”之称的周起元为《东西洋考》作序,誉之为“开采访之局,垂不刊之典”“补前人所未备”,指明了该书的价值所在。《东西洋考》对当时的人们而言,是一本了解海外各国情况的百科全书。

除了《东西洋考》,张燮一生著述颇丰,有《霏云居集》五十四卷,《续集》六十六卷,《北海稿》一卷,《藏珍馆集》四卷,《群玉楼集》八十四卷,《闽中记》若干卷。他还和刘廷蕙等人一道编纂了《漳州府志》,和蔡国祯等人一道编纂了《海澄县志》。张燮和*道周、徐霞客常有往来,*宗羲称他为“万历间作手”,*道周赞其“雅尚高致,博学多通,足备顾问,则臣不如华亭布衣陈继儒、龙溪举人张燮。”

再品繁华

商贾云集独领风骚

漳州月港是大航海时代世界海洋贸易的一个重要枢纽。月港输出了漳州窑瓷器等中国商品,换回了当时占世界50%以上的白银等外国商品。当时,海商“络绎于海上”,每年风汛期,满载我国特产扬帆于波涛之中,驰往异域之邦,风回航转,夷产填舟,厚利而归。在货物的往来中,中国的一些相关工艺和文化也与海外诸国密切交流,优势互补。

交通便利贸易繁荣

从十六世纪起,大量外国银圆源源不断地流入漳州一带。

月港位于贯穿漳州平原的九龙江下游江海汇合处。其港道,起自海澄港口,沿海港顺流往东,至海门岛。港口有大泥诸险,又自圭屿以西,有紫泥洲,西接乌礁、许茂诸洲,又西北数里即柳营江合诸溪处谓之三叉河。河口谓之澳头,即福河北岸,东抵省会之通道,海舟登泊最易。

月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府局部开放的海禁,使得月港的对外贸易更加繁荣,明朝万历年间(—)走向全盛。月港的商舶抵达东南亚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如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半岛、新加坡、爪哇、苏门答腊、菲律宾群岛、马鲁古群岛、加里曼丹等,并常抵日本、印度。月港海商还通过马尼拉这个中继站和南洋群岛的其他地方,直接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商人进行广泛交易,并从而与美洲发生了贸易关系。

海外交通的兴盛,也给漳州带来了“百工鳞集,机杼炉锤”的繁荣景象。

货物进出影响世界

月港遗址打捞的瓷器

据史料记载,当年从月港输出的货物异常丰富,明朝万历年间多达余种。纺织品包括纱、绢、绸、缎、绒、绮罗、丝布、苎布、罗布、蕉布、麻布、棉布、葛布、吉贝布、土绸;水果有柑桔、荔枝;手工业品包含蔗糖、纱灯、竹枕、铁鼎、铁针、铜鼎、铁、纸、瓷器、竹器、药材、茶、酒、漆器、金钱、铜炉、铜佛、铜仙、金银首饰、天鹅绒、银床、麝香、铜汞、脂粉、自鸣钟、小巧技艺、女工针黹、生丝、雨伞、水银、羽毛、绒扇、椅垫、花边、假宝石、杂缯等。另外,还有家用水牛、呆头鹅、马和一些骡和驴,甚至会说话、会唱歌的笼鸟……

其中,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是丝绸和瓷器,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时时腾贵”。当时漳州的纺织业相当先进,漳纱、漳缎、漳绒(天鹅绒)为漳州名产,据地方史志记载,这些产品“皆极精美,价颇昂”,不仅为海内推崇,且颇受海外欢迎。由月港出口的瓷器除了来自我国南方的著名瓷器产地,如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等,还有漳州本地所产。明代漳州的制瓷业很发达,平和南胜、五寨等皆有窑址,生产主要是为满足外销的需要。

在进口货物方面,明隆庆六年(年),明*府颁布第一个“商税则例”,有55种进口商品征收税银。这些进口商品是:象牙、胡椒、苏木、檀香、燕窝、犀角、鹤顶、玳瑁、番锡、*蜡、水牛皮、白藤、孔雀尾、铅、铜、杉等。在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年)增加至种。这些商品除了少量的番被、竹布、嘉文席等手工品,以及番米、虾米、绿豆等日常食品外,绝大多数是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犀角之类的香料或奢侈品。

文化技艺交融互利

晏海楼全景

宋元之际已有漳州人移居南洋诸国,随着明清时期月港海外贸易的兴盛,大量漳州人到达海外。漳州人在当地的生活中自然地把闽南的一些文化技艺传播出去。在语言方面,今天欧美地区将茶叫成“tea”,是根据当时漳州话发音而演变来的;菲律宾的他加禄语有几百个词汇来源于闽南方言。如Bihen(闽南语米粉)、Hebi(闽南语虾米)、Pansit(扁食)等。在农业方面,漳州海商在载运贸易品的同时,也把水牛载运到菲律宾,传播水牛犁田技术。

由月港引入和推广、普及的农作物新品种包括番薯、烟草、花生、番茄、菠萝,还有玉米、马铃薯、番石榴等。这些作物的传入,不仅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也使农作物结构发生变化。月港打开了漳州通往世界的大门,漳州的农业种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也有很大的发展,而且具有商品化的显著特点。蔗糖、柑橘、荔枝成了主要的外贸商品,与其他农产品相比,种植、加工这些经济作物,可赚取数倍的利润。《漳州府志》记载,当时人们认为“种蔗煮糖,利较田倍”,于是“多夺五谷之地以植之”。

万历年间,漳州的海澄地区能仿制自鸣钟。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露间》记载:“近西域利玛窦作自鸣钟,更点甚明,今海澄人能效作,人谓外国人巧于中国,不知宋蜀人张思训以为之,以木偶为七直人以直七*,自能撞钟击鼓矣。”

月港旧码头

月港繁华时,不足一公里的海岸就有七个码头,周围形成七个商市。

容川码头

中股码头

溪尾码头

路头尾码头

督响馆

店仔尾码头

阿哥伯码头

海丝先驱

“开台王”颜思齐

颜思齐(-),字振泉,漳州海澄县人。思齐等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参与日本人民的反抗斗争。颜思齐与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被众人推为盟主。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思齐率众仓皇分乘十三艘船出逃。思齐率船队抵海湾,在笨港(今台湾北港)靠岸。颜思齐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颜思齐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资需要。

颜思齐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但他率众纵横台湾海峡,招徕泉漳移民,对台湾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拓垦,因而被尊为“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他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在台湾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而亮丽的史页。

“澳门王”严启盛

严启盛是龙溪县八都(今龙海榜山石码一带)人。根据《香山县乡土志》记载:明天顺二年(年)七月,海贼严启盛来犯。一开始,严启盛坐罪当死,被囚在漳州府。后来越狱聚徒,下海为盗,敌杀官*。至广东,招引东南亚的商船进行贸易,驾船到达了外洋。

由此可见,漳州严启盛最早在香山水域进行海外贸易。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严启盛是“海盗”,但他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虽然“杀官*”,但其主要事务还是从事海上贸易。严格地说,他应是一个海商,而不是海盗,只是由于明*府荒唐的海禁*策,他才成为不遵守海禁的“海盗”。就现有材料而言,最早开发澳门的应是福建漳州的严启盛。

“海洋赤子”周起元

周起元(-),字仲先,号锦贞,福建海澄县人。可以说,他成长在月港贸易的全盛时期。明万历二十九年(年)进士。御史任上,上疏力斥诋毁东林故,谪为广西参议。天启三年(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指控织造太监李实贪恣不法,又为苏州同知杨姜辩冤,遭魏忠贤恨,被诬为乾没帑金十万两,逮入狱中,拷掠至死。

吴士民及其乡人无不垂涕者,后人称周起元、高攀龙等七人为“后七君子”。

后月港时代“世界首富”潘振承

潘振承,字逊贤,号文岩。出生于漳州市龙海角美镇白礁村潘厝社。

潘振承三次凌飚破浪,驾船南下吕宋,贩卖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给西班牙、英国、葡萄牙等国商人,获利颇丰,积攒了他人生奋斗历程的第一桶金。

潘振承于清乾隆三年(年)以后由闽入粤,离家只身寄居广州。几年后积攒足够资金的潘振承于乾隆七年(年)左右向清*府请旨开设同文行,开始独立成为行商老板。他诚信经营,行商大器晚成。

潘家究竟有多少钱?根据当时一个与潘振承做过生意的法国商人发回《法国杂志》报道,潘家每年消费多达万法郎,财产比西欧一个国王的地产还要多。因此,潘振承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中国邮*先驱”郭有品

郭有品(-)字鸿翔。清咸丰三年(年)生于龙溪县十八都流传村(今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流传社),天一总局的创办人。郭有品十七岁时远涉重洋,到菲律宾的马尼拉谋生,充当来往闽南、菲岛水客。清光绪六年(年)郭有品创办的“天一信局”正式挂牌,经营南洋与闽南侨乡华侨银信汇兑业务。

“天一信局”鼎盛时期,在菲律宾8个国家先后设立24个分局,在中国的厦门、安海等地先后设立9个分局。

“天一信局”的创办,在闽南地区与外界沟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比“大清邮*”(年)创办时间还早16年。

海丝大家说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

月港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从月港输入许多农作物新品种,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问题,这是其他申遗城市所无法比较的。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汉唐研究室主任安家瑶:

月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启航港,月港海洋贸易承上启下,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时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必须依照相关规定与标准加强海丝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

在全球海运贸易中,月港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月港的历史文化不仅要挖掘好,更要保护好,通过申遗让月港顺利迈进世界文化遗产殿堂。

厦门*协原副主席、厦门大学教授林仁川:

月港是大航海时代国际海上贸易的新型国际贸易商港,也是美洲大航船贸易的重要起始港。以月港为起始港的大航船贸易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及对世界的社会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月港绝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港口,而是十六世纪、十七世纪首次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国际商港。月港是大规模华商华侨闯荡世界的出发港。明朝末年从漳州月港出海的商人和华侨已遍布东亚及南亚各国。月港是中国封建海关的诞生港。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

17世纪初期,当全球贸易在东南亚海域形成与发展时,从中真正起巨大作用的是漳州月港。它开辟“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把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贩卖到拉美和欧洲。

新加坡知名学者杨松年/p>

在16世纪中后期,月港贸易对东南亚经济社会影响非常大,从月港“走出去”的漳州海商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西班牙西中国际交流促进会首席顾问于小平:

晚明时期月港人勇敢地冲击海禁*策,造成隆庆开海,让中国社会改变了闭关锁国的*策,走向了海洋经济和全球化。

西班牙前驻华大使布雷戈拉特/p>

在年至年期间,马尼拉大帆船每年往返两次,将大量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经菲律宾马尼拉转运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由于物美价廉,中国商品在南美各国十分畅销。有的商品还运到西班牙塞维利亚销售,并远销欧洲。大航海时期构建“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是中西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西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西班牙皇家历史学院院士、教授卡洛斯·马丁内斯·肖:

跨洋丝绸之路把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西班牙和世界连在一起。其中最重要港口分别是中国漳州(月港)、马尼拉、墨西哥阿卡普尔科、韦拉克鲁斯和匈奴的塞维利亚。

西班牙学者、埃菲社记者加斯帕·鲁伊斯·卡内拉:

年10月8日,在参加曼谷大帆船节庆典和学术讨论会时,卡内拉教授说,马尼拉大帆船覆盖了亚洲和拉丁美洲之间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路线,开启了真正的全球化。中国是珍贵香料、丝绸和白银等产品交流的中心。马尼拉大帆船创造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的世界。

(文图除署名外由江智猛提供)

千年古韵文脉绵长

漳州,建制于公元年,千年文脉,奔流不息。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区,也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和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城市,历代文风鼎盛,源远流长。

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漳州大地留下了浩如星海的文化遗产。漳州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5个点(南靖土楼、华安土楼三群两楼)、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两处(东溪窑、南胜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39个点,一级文物87件(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

如今,这些珍贵遗产汇聚成一幅横跨千年的壮丽画卷,述说着漳州的古韵、文脉的绵长。

文物之美

青铜时代石璋

年代:青铜时代[商(前—前)]

尺寸:残长52.0cm,宽13.8cm,最厚1.5cm

黑灰色,石质。长身扁平体,前宽后窄,直柄。前端两面收拢成内弧形刃,刃残。璋身后段两侧对称分布三组小牙,最后一组之间有道凹弦纹连接,中间凿有一穿。磨制甚为精美。

明漳州窑蓝地白花花卉纹瓷盘

年代:明(~)

尺寸:高9.3cm,口径39.4cm,底径20.0cm

圆唇,敞口,折沿,深弧腹,内直外斜式矮圈足。胎厚重呈灰白色,施蓝釉,足内底未满釉,足、底粘砂。口沿上用白釉绘点状花纹,腹部用白釉绘相间的点状花纹和条叶状花纹,盘底绘有三朵类似于蒲公英的图案。

明漳州窑青花开光凤凰牡丹花卉纹瓷盘

年代:明(~)

尺寸:通高11.0cm,口径47.5cm,底径22.0cm

圆唇,敞口,弧收腹,内直外斜式矮圈足。胎厚重呈灰白色,施白釉,足内底未满釉,足、底粘砂。青花发色幽青,内腹部绘锦地六开光花卉纹饰,器心青花双弦纹内绘锦鸡牡丹图案,外腹口沿和近底部各绘有一道青花弦纹,中间绘有绶带纹。

明漳州窑青花开光松鹿梅雀花卉纹菱口瓷盘

年代:明(~)

尺寸:通高8.5cm,口径40.0cm,底径18.9cm

圆唇,菱花口,宽沿外折,浅弧腹,内直外斜式矮圈足。胎厚重呈灰白色,施白釉,足内底满釉,足、底粘砂。青花发色湛蓝,内口沿下双线勾勒菱花口,口沿上绘波浪地八开光花卉,腹部折枝花与喜鹊登梅图案相间,盘底绘双鹿、松树图案,盘外口沿下单线勾勒菱花口,中间绘有绶带、杂宝图案。

明漳州窑五彩龙纹罗盘航海图瓷盘

年代:明(~)

尺寸:通高7.6cm,口径34.2cm,底径16.0cm

敞口,口沿微折,圆唇,浅弧腹,内直外斜式矮圈足。灰白胎,施白釉,足、底粘砂。口沿上红彩双圈纹内用黑、蓝彩绘山水楼阁图案,腹部绘星宿、岛屿、海涛、帆船、飞鱼麒麟等图案,盘底画24向位罗盘,中央是简体阴阳太极二重圈,圈内写有“天下一”字样。

清乾隆白釉刻牡丹纹瓷花觚

年代:清(-)

尺寸:通高35.5cm,口径18.6cm,腹围39.5cm,足径13.5cm

喇叭口,尖圆唇,长腹直筒,中部鼓圆,腹底外撇出棱,矮圈足,呈两层台状。腹鼓圆部刻划牡丹花纹,上下各饰两道弦纹,足底内心印阳文“大清乾隆年制”。浅灰胎,外施米色白釉,釉面莹亮,开细小冰裂纹,足内满釉。

明漳州窑五彩开光折枝花卉纹瓷*持

年代:明(~)

尺寸:通高18.1cm,口径2.3cm,底径6.3cm

圆唇,敛口,长束颈,溜肩,圆鼓腹渐收,圈足。灰白胎,施白釉,足跟露胎。肩部一侧加装漏斗形流,口沿红彩弦纹下绘莲瓣纹,颈部用红、绿、黑三彩绘蕉叶纹,肩部红彩双弦纹下绘串带纹,腹部红彩双弦纹内用红、绿彩绘锦地四开光花卉纹,近底部用红彩绘波浪纹,流上用红、绿彩绘花卉纹。

清漳州窑米色白釉双环耳瓷三足炉

年代:清(~)

尺寸:高16.8cm,口径13.8cm,腹径18.4cm

敛口,圆唇,圆腹,三柱形足。肩部对称贴塑象鼻衔环耳。浅*胎,胎体厚重,胎质致密,修胎规整,施米色白釉,釉面莹亮,开细小冰裂纹。三足眼露胎,呈浅褐色。

非遗之巧

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兴于明,盛于清”,是一种套色的木版年画,是过去供人们过年过节时布置居室和环境,祈求吉祥如意之用,主要有辟邪消灾、祈求吉祥、历史戏文故事及装饰图案等,年画以门画居多。

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傀儡戏剧种之一,俗称“掌中戏”“景戏”“指花戏”,源于晋,兴于唐,其表演堪称“掌中一绝”。既有戏曲程式化特征,又有很强的模拟性,兼具独特的拟人化和技巧性,是许多迎神庙会场合里最常看到的民间戏曲表演之一。

歌仔戏

歌仔戏,闽南地区称为芗剧。起源于漳州,成形于台湾宜兰,是全国多个剧种中唯一由大陆和台湾的艺人共同创造的剧种。它以闽南歌仔(锦歌)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

高山族拉手舞

高山族拉手舞是高山族在节日和婚礼上跳的自娱性舞蹈,跳舞时参加者围成一圈或数圈,在一位歌手的带领下,相附相随进行歌唱,歌词多为赞扬祖先与英雄业绩、赞美家乡和丰收年景等。

保生大帝信俗

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慈济宫供奉的“大道公”吴夲生前曾任宋代御医,因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而被尊为“神医”。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保生大帝,与其信仰相关的祭祀习俗也逐渐形成,成为闽台两地影响很大的民俗活动。

片仔癀制作技艺

漳州片仔癀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用麝香、牛*、蛇胆、三七等名贵中药精制而成,并以其独特的消炎、解*、镇痛等显著疗效及保护健康的功能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其处方、工艺均属国家绝密级秘密,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浦南古傩

浦南古傩又称傩舞,乡音中被称为“弄大尪”或“大头尪仔”,至今已有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芗城区浦南镇,是一项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传统民俗舞蹈,表达了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潮剧

潮剧也称泉潮雅调、潮音戏、白字戏等,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是用潮汕方言(漳州南部用闽南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集诗、歌、舞、戏于一体,表演美妙传神,音艺俱佳,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是流传于漳州南靖、华安和龙岩等地的传统手工技艺,巧妙地采用了山区的地势和当地的生土、木材、山石等建筑材料,建成的土楼异常坚固、防御性强,又极富美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杰作。

三平祖师信俗

三平祖师信俗是平和县地方传统民俗,源于“三平祖师公”——唐代高僧义中禅师,他十四岁出家,创建三平寺,圆寂后演化为佛教俗神。明清时期三平祖师信仰也传到台湾,并辐射至东南亚等地,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信众。

东山歌册

东山歌册是明洪武年间从广东的“潮州歌册”传入福建东山,经历代艺人的传唱,融入了南曲、昆腔等外来音乐的元素,形成具有东山方言特色,乡土气息浓厚的说唱曲艺。它历史上流传到台湾,在东南亚各国东山籍人族群中也不乏知音。

八宝印泥制作技艺

漳州八宝印泥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由珍珠、玛瑙、金箔等多种珍贵材料为原料,以特殊加工方法精制而成的,具有鲜艳饱和、气味芬芳、浸水不化、色泽长新、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八大优点,是中国书画家酷爱的文房用品。(上图)

漳浦剪纸

漳浦剪纸早在唐宋时期就非常活跃,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随着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北方贴“窗花”等文化的影响,漳浦剪纸开始应用于各种结婚、祭拜活动,它的内容丰富,有花鸟、瓜果、鱼虫、飞禽走兽,以及象征吉祥的礼花和戏剧故事人物等等。

锦歌

锦歌是福建闽南语系中以漳州话声调演唱的一种古老的说唱曲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中,锦歌又有俚歌、弦歌、乡音、锦曲、歌、杂凑歌、杂锦歌、歌仔的称谓。它主要分布在九龙江下游平原的芗江、锦江支流,与南音做伴形成闽南的两大说唱曲艺之一。

木偶头雕刻

漳州木偶头雕刻始于唐代,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造型吸取京剧及汉剧面谱的某些特点,造型更具夸张,色彩也更为鲜明单纯,雕琢和塑造出一个表情丰富、性格鲜明的木偶戏人物形象。

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

蔡福美鼓铺创业于清代乾隆年间,技艺相传十三代。蔡家鼓美观大方,经久耐用,音色醇厚,早在清代中叶就畅销闽、粤、台以及东南亚地区。福建各寺庙使用的鼓,八成以上都是这里制作的。(上图)

国保之奇

南靖田螺坑土楼群烟雾缭绕张志坚摄

台商投资区林氏义庄(资料图片)

东山关帝庙举行祭拜活动

芗城区香港路的漳州石牌坊闽南日报记者游斐渊摄

芗城区修文西路2号的漳州文庙大成殿闽南日报记者*子君摄

漳浦县湖西畲族乡赵家堡(资料图片)

(文图除署名外由市文旅局市博物馆市艺术馆提供)

来源:闽南日报

本期编辑林心凌本期组长郑来珍

值班主任罗蓉芳总编辑赖雄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