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川岁高僧的传奇一生第三章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打坐仙翁→放大镜旁三个点...”→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净心可以开慧,走路也是修行

年盛夏,岁的离欲禅师带领弟子一行数人,背上行李,从四川乐至县去射洪县东山寺拜祭本空禅师。到了洋溪镇,距东山寺还有七八里的山路,有人劝离欲禅师坐滑竿,离欲禅师说:“修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吃苦。走路也是修行。”居士们一听为之震动,有所领悟。所谓“行、住、坐、卧都是禅”、“一念净心成正觉”。学什么、修什么、证什么、悟什么,惟求一颗清净之心。

离欲禅师又说:“你们还不晓得,我年轻时还拣过字纸哩!我捡字纸不是为了卖钱。师父告诉过我:修行要爱惜字纸,这也很重要。我们今天能认得这些字,都是古圣先贤遗留下来的传世育人之宝物,怎能随地乱丢,任意践踏?把字纸收集起来,到庙上字库去焚化,坚持做下去,肯定会增福长慧的。我如此做了几年,智慧明显增长,看书时,可以一目数行,过目不忘。这叫做因果关系。什么事情都有因果关系呀!说得更明白一点,这拣字纸的本身就是在积福、积德,心生善念,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同样可以说他是在修行。若修实证,就能使人开慧。”

离欲禅师用过的草鞋机头

心甘淡泊,安贫乐道

出家是为了修行,修行的人要过苦日子,苦其心志,远离私欲,生清净心,这便是道业的成就。道心不坚固的人,哪能经受得起如此的考验,贪图享受,追求舒适、安逸、豪华、名利等,道念早就丢光了,一下从天上堕入了十八层地狱。正因为初心易违,而道心方显得特别珍贵,离欲禅师的成就正在于此,心不散乱,安贫乐道,长期过着清苦生活,道心坚固不移。禅师常年居住在一间小小的房里,从一扇小窗透进微弱的光线,照着一张三尺多宽的旧木床,床上的土麻布蚊帐,老蓝布的被褥和床单;一张烂草席,一个土蓝布包糠壳的枕头,都是疤上重疤,深浅不一的各色补丁,共有一百多个;一张旧书桌,一把旧竹椅,一个装满杂物的旧衣柜。屋侧一间小厨房内,一个泥糊的土灶,放着一口直径约一尺五寸缺一个边边的小铁锅;小缸边一张烂木桌,这就是年离欲禅师的寮房和厨房。以后,报国寺扩建重辉,僧人增多,设施改善,但禅师的寮房设备仍然是陈旧桌椅,无一新式家具,直到圆寂。每隔一段时间,禅师侍者就要去请附近的老居士来,为禅师的衣服或床单被褥补疤。

年的一天,一位老居士应邀来到离欲禅师的寮房为法师补疤,看见师父的寮房还是老样子,劝师父不要太亏待身体了,把床上的东西换成新的。禅师说:“身体是个臭皮囊,世人误认为我,并费尽苦心去维护它,越维护越迷。学佛是为了脱生死,不能被‘假我’所迷,要识破‘假我’,无私无我,忘我。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是地狱五条根,修行的人要远离私欲,欲望多了,烦恼痛苦就多,心就不能清净,心不净,土就不能净,土不净,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过去许多年都常常在大石头上坐卧,日晒雨淋。现在能够睡上床铺,就很不错了。铺的,不管有多少个疤,只要洗干净就行。”老太婆说:“师父,你讲得太好了,我虽然学佛多年,但懂得的实在太少,满脑子的凡念,听了师父的开示,我明白了很多,从今以后,我要加倍忏悔。”说着,就认认真真地给师父一针一线地补起疤来,还喃喃念着:“忘我,忘我。”

四川荣昌县佛云寺一位比丘尼是离欲禅师的弟子,禅师对她住的寺院支持很大,为了表示对禅师的崇敬,于年同几位居士诚心诚意地送上崭新的鸭绒被子、鸭绒枕头、俄国呢毯。禅师一见,连忙摆手说:“这些东西我用不着,拿回去吧!”比丘尼顶礼,十分恭敬地说:“师父,我们看到你年事已高,还盖这么破烂的被子,你就收下吧!”居士们也上前你一言我一语恳求禅师收下。禅师在她们面前不便多讲,点了点头。她们就叫侍者把这些东西铺在禅师的床上,等她们一走,禅师叫来侍者说:“我怎么会用这么奢华的东西。出家人贪图享受,奢侈豪华,还修什么行?当和尚是为世人造福的,不是来享福的。享福是折福,是道行的退化。”侍者点头称“是”很理解师父的心意,立即把铺在床上的“收起来”,放进保管室里去。两年后,四川某地发生大地震,省佛协发动各寺院支援灾区,禅师立即响应,托人变卖了那三件奢侈用品,加上积累的现金多元,又发动乐至县的信众踊跃捐助,共集资多元寄去支援灾区。

年,四川江油县杨居士,满怀虔诚之心买来两部黑白电视机供养离欲法师。侍者和几位僧人推辞不受,但杨居士哪肯就此了结,还是把电视抱进来了,并直接找到离欲禅师软缠硬磨说:“为了寺院更好地学习,特地带来两部电视机。”禅师勉强收下一部,但规定只准晚上收看新闻。事过不久,就出了问题。一天,趁禅师不在,在看完新闻节目之后,有人收看起其他节目来,禅师知道后,把电视机收起来,不再开放。过后,禅师叫潘近仁居士来,他俩是几十年的患难之交,说把电视机送给潘近仁居士。潘赶忙推辞,禅师说:“你对寺庙做的事很多,这回收下电视机,也是件功德,这东西,僧人怎能看,能拴得着心性吗?修行的人,乱了心性是件大事啊!”潘居士虽然勉强收下,但他深知“只能担金上庙,不能扯草下山”的道理,庙子的东西一草一木也不能沾。回家后,托人给法师送去元钱,心想:“这也算是一举两得。”

很多人谈论离欲禅师的清苦生活:“衣食非常俭朴,不仅床上用品疤重疤,连穿的衣裤也是补了又补。””,听寺内僧人讲:许多年来,除招待客人吃新鲜蔬菜外,禅师和僧众常年都吃酸菜,而且不用油炒;收到供养的挂面也舍不得吃,留着招待客人。为了保护树木,不剔树枝烧,厨房里经常烧的是树叶、杂草。运来修建的土砖要及时下车,轻轻放下,堆好。禅师说:“两角钱都要讲因果,不能随便浪费,信众好不容易节约到一块砖的钱呀,打烂一块砖,就造下很大的罪过。”一次庙上待客,饭桌上中间摆两样素菜,一碟咸菜;四方整整齐齐摆八个盛满稀饭的土碗,八双木筷,客人们默念后开始用斋。四川蓬溪县河边区一位妇女不小心掉了几颗饭在桌子上,不大介意。过了一阵,同桌的禅师也掉了一颗饭在桌上,立即推开饭碗,拣起来吃了,大家见了,敬仰之心油然而生。那位掉饭的妇女满脸通红,立即把掉的饭一一地捡来吃了,低头不语。这时禅师说:“粮食是宝中这宝,来之不易,农民要流多少汗水,才能换来几粒米啊!我过去住山洞,吃野菜,二十年没沾过一颗粮食。现在能吃上大米,咋能浪费一颗呢?”

有一次,乐至县欧志宏见禅师把掉在桌上的饭拣来吃了,便说:“你老人家身体要紧,这样做不卫生。”禅师说:“你还不懂一粒米的重要性,你知道一粒米大过须弥山吗?”欧志宏回答:“听说过,‘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离欲禅师说:“不错,懂得的就要照着去做;不做,就是没有真正懂得啊!”

离欲禅师自己这么节俭,可他对别人却慷慨大方。一次,他去朝礼大足宝顶山,长老病重,师父不仅为他诊治,还用钱给他拣药,买营养品。

潘近仁居士至今还清楚记得永世不忘的几件往事:

20世纪60年代初生活困难,一天夜色朦朦,大雨滂沱,潘近仁下工后腰酸背痛,提着饭钵到生产队伙食团分饭。看见告示牌上写着:“每家按大小人口计算,每人要交一个鸡蛋,否则休想分饭。”老潘见了差点昏倒在地,妻子知道后叫苦不已,未满四岁的小女儿嚎啕大哭。潘近仁来到报国寺找师父想办法,禅师把仅有一个鸡蛋给了潘,又叫老潘到谭裁缝家去借三个鸡蛋,由禅师去还。谭裁缝打开碗柜门一看,一个粗盘子里恰好只有三个鸡蛋,甚感惊奇:“师父怎么知道?真是神机妙算!”潘近仁手捧鸡蛋,激动万分,眼泪汪汪,面对报国寺高喊:“师爷呀师爷,你真是舍已救人的活菩萨呀!”

年,潘近仁患了严重的水肿病,身体极度虚弱。医生给他开了一张处方,要用油做药引子,那年月“滴油如金”,只有去求惟一可求的老恩师――离欲禅师。禅师见他这副惨相,毫不犹豫地取出盛油的瓶子,找了一个手指那样大的小玻璃筒,把油倒得满满的。什么油?棉籽油,那时,哪里去找菜油啊!潘看法师的油瓶,最多只剩不过几钱油了,心里实在不忍。禅师把小玻璃瓶交给潘说:“这点油你要分做两回用啊,不然以后就没办法了。配给我每月半斤油,已经两个月没兑现,连棉籽油也弄不到了。”潘近仁听了这番话,眼泪直往肚里流。

一天,有人来告知潘近仁:“师父说,把你领的布票拿给他。”什么原因,没有讲。潘近仁心想:我一年只这八尺布票,师父拿去了,我穿啥子?难道师父还想要我的吗?不会!他一贯无私无我,舍已救人。那么,他是何用意?百思不得其解。但这是师父说的,还是把布票托人送交离欲禅师。不料,隔了七八天,禅师托人送还一节蓝布,带来的字条上写着:“因供销社前几天只有白布卖,等到今天才买到蓝布,怕你不够穿,给你一丈二尺。”潘接到蓝布,万分惭愧,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20世纪80年代,离欲禅师济世利人,名声远扬,引起了新闻媒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