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九峰寺的佛与梅⊙王雪梅
王雪梅,女,浙江台州人,就职于媒体,近年来开始散文创作,文章散见于《浙江散文》《台州日报》以及《学习强国》《新锐散文》平台,现为台州市作协会员
一直以为九峰寺早已毁于战火,徒留一座瑞隆感应塔伫立九峰公园与松林相伴,与溪水相惜,守望那扇寺门,那扇总也不开的门。没想到这个春节,因为两枝奇峭古拙的梅花,九峰寺居然在朋友圈刷屏了……一路打听着找到了异地重建的九峰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颇具气势,只是初见之下,心中稍感遗憾,那九座山峰环抱着的清幽古寺终是消散在了历史的烟尘中!*岩城东有九座山峰,九座山峰环抱是一处钟灵毓秀之地。明代贬官*岩的邝文曾写下“九峰清绝胜蓬壶”的诗句,康有为先生到访*岩时也赞道:“九峰环立,峻碧摩天,分雁宕之幽奇”。千年前这里正是九峰寺的所在之地。九峰寺原名瑞隆感应院,后改名兴善寺,只是九峰的知名度太高,民间一向称之为九峰寺。据县志记载,九峰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吴越国末期,为高僧德绍所建。但据*岩著名人文学者朱幼棣先生考证,九峰寺兴建的年代应该在晚唐,比县志记载的更早一些,是一个叫杜雄的当地官员为皇上祈福而建,高僧慧恭曾应邀留寺讲法,慧恭圆寂后,寺院渐渐颓败。德绍来到*岩时看到破败的寺庙颇为感慨,便住了下来,洒扫禅院,弘扬佛法,并在寺前建造了瑞隆感应塔,这些在佛教典籍中能够找到印证。德绍是法眼宗第二祖,不过更像是影视剧中的世外高人,身居方外,却对天下大事有着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因而被吴越王钱弘俶尊为国师。彼时,赵匡胤已经建立了北宋*权,金戈铁马随时可能绝尘而至,全国统一的形势震撼着风雨飘摇中的吴越国,笃信佛教的钱王为祈求佛祖“驱灾镇邪、保境安民”,立下宏愿要建佛塔八万四千所,身为国师的德绍自然不遗余力的实现着国主的心愿。来到*岩时,德绍已经是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他拼尽力气,整修了九峰寺,建造了瑞隆感应塔,重修了灵石寺塔。无奈心愿终是成空!钱王最终选择了纳土降宋,以一己之痛,保住钱塘繁华。那时,德绍已经圆寂,他没有听到钱塘江边送别国主的震耳悲声,但是他修建的寺,建造的塔,注定要阅尽家国兴衰,世事沧桑。九峰寺在南宋中期发展到顶峰,成为天台宗名刹。但到了南宋末期已然颓败,南宋名臣杜范曾来九峰寺小住,见此情景不禁慨叹:“废寺悠然殿宇空。早寒催雪撼山风”。杜范为什么会投宿破败的九峰寺?史书并未详记,或许他也想祈求佛祖“保境安民”也未可知。但那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倾听着窗外的风雪,拨弄着快要燃尽的炭盆,或许,那一刻,他联想到了同样风雨飘摇的家国命运,他是多么盼望大厦将倾的国会有奇迹出现,“拨尽炉灰那处红”,可惜,那带着希望的红色终究还是暗淡了下去。多年后,崖山一战,南宋灭亡,十万*民投海殉国。他没有目睹那悲壮的一幕,积劳成疾,杜范早已病逝。这以后,九峰寺倒是屡次重修,不时有高僧大德在这里留下足迹,也吸引了文人墨客,名人雅士来此探微揽胜,留下抒怀的诗句。他们在这里看山、看水、看风景,也在寺院的经声佛号中得禅意而忘世忧,或许山林的悠然自得与佛家的沉静与积淀,恰与文人清净无缚的审美追求不谋而合吧!只可惜清末,寺院大多建筑被太平*焚毁,在寺院改书院的风潮中,九峰寺改为九峰书院,解放后,改建成公园,寺院旧貌早已无存,唯有瑞隆感应塔幸存至今。如今异地重建的寺院是信众花费六年的时间集资兴建而成的。旧寺的风貌已无缘再见,新建的九峰寺建筑格局与*岩其他寺院颇为类似,沿中轴线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珈蓝殿、千佛殿、卧佛殿等,主殿是重檐歇山式,由于寺院依山就势,层层递高,那廊角飞檐越发显得错落有致。进得寺门,一眼就看见了大殿之前,蜡烛亭旁,那两株网红梅花,一株是红梅,一株是白梅,梅花开得正艳,层层叠叠,似一朵一朵的霞云。梅花是我心中的仰慕之花!我爱梅花的艳,用一树一树的花开传递春天的讯息;爱梅花的傲,独放于百花之前,美而不争;爱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爱梅花清冽不俗的香气……我慕名赏过南京梅花山的梅,去过杭州灵峰探梅,也曾立于杭州西溪湿地的梅林间看花瓣旋转飘零,但是,佛前的梅花独有一份空灵和高洁,旁边那黑沉沉的蜡烛亭有了梅花相伴,居然也有了故事感,显出超凡脱俗的韵味。不知栽种者有心还是无意,恍惚间,这两株梅花与那九峰山岙里的古寺产生了某种链接。据《*岩县志》记载:“宋时方山下有亭,自南郊至十里铺,夹现梅花,相续不绝,所谓十里早春也。”南宋著名的江湖诗派戴复古有诗:十里梅花生眼底,九峰山色满胸中。他还有一首诗:千山月色令人醉,半夜梅花入梦香,如今正题在九峰公园报春园门口的楹柱上。报春园就是以前寺院所在的位置,里面种植的梅桩盆景和千年前的十里梅花也不无关系,它正是捡拾千年的梅树枯桩重新培育、嫁接后发出的新枝。近处是梅,远处是山,梅因山而秀,山因梅而幽,或许,透过开放的梅花,耸立千年的瑞隆感应塔,依然守望着九峰寺……虽然“深山藏古寺”的孤寂自得,“晨钟惊飞鸟”的清净悠远已经无处可寻,但是只要“九峰寺”还在,那些苦难沧桑,那些诗人、僧侣便依然鲜活的活在历史中……佛家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似乎从我看到寺院的第一眼起,就在找寻它与古寺的变与不变,我终究还是执著了,在生死的轮回中我们应该明了刹那便是永恒!九峰寺依然树木葱郁,庙宇庄严,佛音缭绕,台阶下,一个僧人正在清扫落叶,我从他身边走过,他也没有抬头。梅花树下三三两两的人们正在拍照,一个身穿宽松民族服饰的年轻女孩正双手合十,摆着“pose”,这情景倒让我想起一首诗来:“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这是平常生活的幸福。生命如朝露,人生多悲伤!其实比起对逝去之物的怀旧,更重要的是世事无常中的坚守。在这世间,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孤寂。而在许多个“独往东山深,回头人径远”之时,只盼命运能够在转弯的地方馈赠一枝奇峭古拙的梅花……散文二章⊙苑祝标苑祝标,网名“溪水顽石”、“教书匠老苑”,中小学高级教师,安徽阜阳人。现为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南国作家学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西散南国文学》签约作家、《颍州文学》编委。先后在《中国教师报》《安徽青年报》《阜阳日报》《西散南国文学》《颍州文学》等省内外纸媒和微刊发表文章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国家和省级一二三等奖,自编有《溪水·顽石》诗集。躬耕教园三十载,无问西东两袖风,担首席教师之使命,当乡村麦田守望者。以爱育爱,爱我所爱,我手写我心,但求心如水。◇平凡的“乡村树”在我朴实美丽的家乡阜阳,穿行在广袤无垠的平原大地上,放眼四望村头路边,随处可见交错分布的乡村树,姿态天然地恣意生长着。你看那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多么像列队的士兵一样。盛开着紫花的泡桐树,吹着一个个小喇叭传递着春的信息。挂满红灯笼似的柿子树,在秋日里站成一种别致的风景。苍翠欲滴的常青树,缀满蓬松松、亮晶晶的雪球儿……这些乡村树枝条杂陈、随遇而安,对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就像那椿树种子随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随手折根柳树枝条,不经意地插在溪水边,就可以长成一片绿荫。可故乡那些朴实无华的乡村人,早已把人间的烟火日子与它们融为一体,一起走过春夏秋冬,感受风霜雨雪。而这些默默无闻的乡村树,俨然已成为小村庄的外部襁褓和内在灵*,婆娑着乡村人恬淡随性的生活。漫步在花园式的乡村校园里,看着春天如雪盛开的广玉兰,盛夏遮阳挡雨的香樟树,中秋清香扑鼻的桂花树,冬日青葱挺拔的雪松,不由得浮想联翩。这时,我的脑海里忽然闪现出那些长期扎根农村、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来。他们大多数是我的领导和同事,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呕心沥血地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乡村孩子,茁壮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我有一个网名“乡村树”的同事,他叫刘琰。今年50多岁,他虽然相貌平平,但为人正直、以身作则,深受师生和家长的好评。刘老师从事乡村教育34年,是乡村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高级教师。平常他喜欢在自己空间里写点教学心得、随笔等之类的文章,堪称是这些乡村教师中的佼佼者。他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就像平凡的乡村树一样容易适应环境,哪里需要哪里去。他曾带过小学课,也当过中学班主任,扶贫包户时还给残疾儿童“送过教”,进行慰问资助过。唐代大诗人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刘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初心、爱生如子,辛勤耕耘在乡村教育园地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韶华。粉笔灰染白了他的双鬓,岁月蹉跎了他的背影,但他始终像一棵平平常常的乡村树一样,不离不弃他所热爱的孩子们和乡村教育事业。去年十月,刘琰老师在中心校的安排下,接收一个刚入行的新教师作为“徒弟”。当他接过红通通、沉甸甸的聘书时,他深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重任。他说:“在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一个好师傅除了要有崇高的德行外,光有原来的那大半桶水怎么能够教好徒弟?而且电脑技术还得要有两把刷子呢!”于是,刘老师坚守育人初心,牢记为师使命,不断学习*治业务知识充电蓄能,经常与其他教师探讨教学教研问题,积极和一些新老师开展“青蓝对子”活动,带动学校一批年轻教师实现了专业快速成长。教书育人,以爱育爱。刘老师总是把爱播撒给学生,每天总是早到校、晚离校,无论有课没课,上下午都会到校,或认真备课,或批改作业。他从不落下学生一节课,两次因腿部摔伤拄拐给学生坚持上课,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拐老师”。他还经常深入班级为学生辅导功课,找学生谈心,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改进教学,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学质量。潜心教书,精心治学。刘老师一贯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为给学生们找出更合适的学习方法,他努力地探索教学新思路,尽力创造个人教学特色。他利用分层分级、合作探究、互相竞赛式教学模式,多次参加各级公开课,受到了教师们一致好评。年荣获区级“优质课”一等奖。有一年,刘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全班51人,不会拼音的学生多达一半。为此,他制定了拼音过关计划,先后抽出6节课时间补教拼音,并利用课余时间做到人人过关。同时还开展了学生查字典过关行动,使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查字典。一学期下来,全班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了加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语文素质得到了提高。一个好习惯,受益一辈子。刘老师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他积极组织学生每天开展写日记活动,让班长、组长协助老师每日逐人检查日记写作情况。开始学生不太习惯,甚至有点抵触情绪。刘老师就通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法,以低标准来努力培养学生,只要求学生格式正确,后来逐步对内容、语言等方面提出新要求,逐步过渡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老师所带的学生不但日记写得合格过关,而且不少学生日记内容很有可读性,作文水平也比以前有较大提高。在学校和镇级素质检测中,他所带的班级学生综合成绩多次名列前茅。年6月,刘琰所带的中心小学六年级三班学生,有8人总分进入全镇前十名。班级活动获校运动会第一名,获校少先队礼仪展示大赛二等奖等。躬耕教园,献身学子,刘琰就像一棵枝叶茂密的乡村树一样,给学生遮风挡雨,或使学生“背靠大树好乘凉”啊!刘琰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心理上亲近自己,并乐意从他们所尊敬的人那里获取知识和道理,才能教好书、育好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经常和学生谈学习、谈生活、谈家庭,课余时间总有一些学生围着他说个不停。在日常生活中,他不仅关爱班里的留守儿童、贫困学生,还定期到所包保的一个扶贫户的“三残儿童”家中资助送教。几年来,刘琰老师多次为灾区、疫区等群众捐款捐物。关爱学生,润物无声,刘老师总是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下。有一次,小秦同学突然生病,班里学生首先想到找班主任刘老师。当时,刘琰正在给学校一位老师印试卷。闻此情况,他立即放下手中工作,急忙赶到教室里进行帮助和抚慰,并从口袋里拿出一些钱,一起组织学生送医就诊……因此,平易近人、待人随和的刘老师,竟被他的学生们送了个“刘老妈”的雅号。“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唤醒另一个灵*。”因此可以说,爱是互相的!年,刘琰老师在和学生打篮球时,不慎脚被崴伤。六年级学生快毕业了。他想:不能因为个人小伤,而耽误了44个孩子的前程。于是,刘老师就借来四轮电瓶车和双拐,坚持继续上课。他这样带伤工作,学生很懂事,也很感动。同学们不仅上课很安静,而且下课还争着照顾老师,给他拿饭盒,帮他上楼拿备课资料等,忙着去给老师“办事”呢!所有这些,都是刘老师真诚关爱学生的结果。大诗人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年来,刘老师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业务、无私的爱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积极充电、不断反思,撰写了上百篇教育教学论文和心得体会等文章,发布在个人博客空间和自己的
秦安江
王 伶
李 南
赵进春
郝贵平
刘 渊
王翠屏
胡萍德总监:勇剑主编:西陌策划:谷宇校审:木子编辑:采禾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