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实录回传桑域——《曹溪大师别传》简介
《曹溪大师别传》(以下简称《别传》),一卷,著者未详,一般认为成书于唐建中二年()或贞元间(-),日本高僧最澄曾于唐贞元二十()年入唐求法,在他翌年携带回日本的写本中即有此作。至宝历二年(),始由金龙沙门敬雄作序,草山祖芳跋文付梓刊行于世。据祖芳的跋文可知,此作原“镇藏睿岳”,后流落于子院中。享保十年()春,东武儒官山田大介与同学天野丈右卫门游览京都时,偶然获得此作,因而拜写世袭传家。据祖芳跋,写本末有“贞元十九二月十九日毕天台最澄封之字,且搭朱印三个,刻比叡寺印四字”,诸学人对此多存疑惑。此作现藏于京都大学,《卍续藏》第一四六册,《卍新篡续藏经》第八十六册,《禅宗全书》第一册收录全文。
此作成书距慧能大师圆寂不足百年,早于敦煌本《坛经》。书名在原本中记作“唐韶州曹溪宝林山国宁寺六祖慧能大师传法宗旨并高宗大帝敕书兼赐物改寺额及大师印可门人并灭度六种瑞相及智华三藏悬记等传”,最澄的《传教大师将来越州录》中记作《曹溪大师传》,京都大学图书馆所藏无着道忠抄本写作《六祖大师别传》,《曹溪大师别传》之名是宝历二年刊本流通后的称法。中内容以能禅师传记为主,别录曹溪山宝林寺之由来,唐高宗、代宗等诸帝王勅书,惠能辞疾表、惠象辞归表,以及六祖大师灵瑞传等。此作内容与《坛经》及一般流通的慧能大师传记所载多有不同,可作为初期禅宗史书的补充资料。
胡适曾在《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中列举本作八项错讹,批判本书或为惠象法师之伪作,并认为明教契嵩依《别传》而添改《坛经》,契嵩本《坛经》抄用了《别传》中五处内容。如行由第一中惠能被恶人寻逐、说风幡不动心动之语及剃发开法等事,机缘第七中刘志略与姑无尽藏尼之事,智隍禅师与玄策事(《别传》中作瑝禅师与大荣事),顿渐第八神会条目中慧能与神会问答之事,宣诏第九全章,付嘱第十中大师寂后七十年东来二菩萨悬记事等,或直接取自《别传》或参考《别传》中内容。近年来,教内学界都重新审视此作,当代如印顺法师、杨曾文等都对《别传》中的某些观点持可信态度。作为早期的禅宗史书,此作在禅宗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厘清禅宗历史甚有裨益。
END
文编
智明
文图
法净
编辑
大行
点个在看随喜赞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