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16句,秒懂心学第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王阳明

(明代思想家、*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王守仁(年0月3日—年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众所周知,王阳明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治家、*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

在历史上,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年0月3日—年月9日),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

因此,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0: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阐析:《周易》有云,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为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0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阐析:人都会犯错,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知错,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知错而该”,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而对于他人的错误,只要人家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之。

0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阐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成为尧舜一样的人物,只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做不了圣人,自我退缩了;

第二层:“圣人”就在我们心中,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第三个层次:我们心中的“圣人”常常被我们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为圣人,必须剪除掉我们心中那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04: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阐析: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任为自己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呢?对此,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没有体悟到付诸行动所带来的益处。

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同理。

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明白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及该行为给自己及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的益处。

05: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阐析:有人问王阳明:“安静无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自己,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自己,让自己见识多了,历练多了,自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而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06: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阐析: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就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而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发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王阳明举例说,大家都知道,舜有个弟弟叫象,品德很坏,屡次想害死舜,但舜从不去指责他,而是照样爱护关心他。舜为什么要这样做?王阳明说,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你说,象这样一个傲慢的人,他会认错吗?相反,他只会变本加厉。而舜以德报怨,才有机会感化他。

朋友听了这番话,甚感惭愧。

07: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阐析: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混沌与原始状态,延伸意义就是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人的真、善、美。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一、虚静的时候,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皆在我们的“内心”中,所有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0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阐析: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念的。当有善有恶的思维时,那是你的思想活动了。如果我们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做善为,去掉恶行。

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0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阐析: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0: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阐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然后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也该意识到,并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智慧。

古人讲,从善如登山,从恶如山崩,意思就是顺着自己的善念去行动,就像登山那样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毅力;而顺着自己的恶念去行动却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样,一下子就爆发出来。

所以王阳明说,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

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的修身之道。道理浅显,却并不容易做到。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阐析:一个傲字,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傲”与“谦”相反,人一旦“傲”起来,就不屑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就会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他人之上。所以,王阳明告诫世人:“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2: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阐析:无论圣人还是愚夫,良知良能人人皆有。所不同的是,圣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人人皆可学之。

3: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阐析:人心是天渊。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就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

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4: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阐析:有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只要已经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不只记住,连理解也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

简而言之就是,读书的目的在于启发我们的本心,“致良知”,在于如何用书本上的道理启发自我,而不在于记住一个词,一句话。

5: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阐析: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生了天和地,造就了*神和上帝,所有一切都由它产生,任何事物都不能与它相比。人若能彻底恢复良知,无一丝缺陷,自然就会手舞足蹈,天地间不知还有什么乐趣可以取代它?

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阐析: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这说得已经很形象了,心是我们的根本,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坠落;心若坏了,我们的良知也就不会好了。

一句话,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心”、发现本心。一个人一旦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会坏事;若一个人的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

分析:明代大儒王阳明,50年后“开门犹是闭门人

王阳明(~),即王守仁,原名王云,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出身书香仕宦之家,有过耳成诵之能。

二十八岁中進士,历经边地磨砺,后统兵平乱,*功卓著,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加封侯爵。

王阳明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而且能够统*征战,乃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因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后世尊称其阳明先生。

王阳明心学强调求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其影响遍及中国和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本文介绍王阳明的三则轶事,与大家共享。

0

五岁改名方说话

王阳明出生时候,其祖父梦见他从云中而来,十分吉祥,就为他起名王云。王阳明生来聪明过人,可就是一直不会说话。五岁时候,一个和尚云游路过这里,看到王阳明,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思说,王云这个名字道破了他的来历,造成他不会说话。于是,将其更名守仁。从此,王阳明才开始说话。

02

金山老僧是前身

五十岁那年,王阳明已是名满天下的一代大儒,又是统兵讨贼的大帅。他在镇江时,去金山寺游玩。一路走来,只觉似曾相识,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后来,他看到一间关房(和尚闭关修炼的地方)屋门紧锁,破旧不堪,门上还贴有封条,就要求打开门進去看看。知事和尚解释说:这是五十年前圆寂老僧的肉身舍利(不腐金身)所在,五十年未曾打开,不能看的。王阳明坚决要求开门,以他当时的声望权威,知事和尚也只好开门。

开门一看,圆寂老僧依然端坐在蒲团上,五十年过去依旧栩栩如生,宝相庄严。墙上写有一首偈语: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老僧圆寂之时,已察知(佛法讲“观到”)过去未来之事,所以特意留下偈语,提醒王阳明不要忘了自己本来面目。其实就是在提醒自己啊。

03

灵岩古寺偈前程

五十七岁时,王阳明病重,路过南安青龙镇丫山,去山上灵岩古寺参访。适逢寺中高僧数日前坐化,不接纳客人。后来经过交涉方才進去。来到寺中,在一间密室,看到案上一偈:五十七年王守仁,启吾钥,拂吾尘,问君欲识前程事,开门即是闭门人。

看完偈语,王阳明自觉来日不多,随匆匆离去。不久,一代大儒就撒手尘寰了。

世间多有奇异之事,让现代人迷惑不解。其实,只要真正明白了奇事背后的因由,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历史面前,在未知面前,在宇宙面前,保持一份谦卑恭敬、敬畏和学习,实在是人类传承、发展应有的状态啊。

⊙版权声明:文章与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