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这首千古奇诗,一般人仅读懂3句,能读 [复制链接]

1#

所谓奇诗,必定有不同于其他诗的特别之处。有的诗特别在结构形式方面,比如回文诗,举例:“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有的诗则特别在内涵意蕴方面,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首。

诗的作者大家都比较熟悉,他就是苏轼,号东坡。苏轼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们还是简单介绍下这首诗创作的背景:苏轼先后娶了王弗、王闰之为妻,生下4个儿子,小儿子早夭,另外三个分别是苏迈、苏迨、苏过。

其中,苏过出生于年,当时他父亲苏轼35岁,中年得子,本来应该开心。但苏过长到7岁的时候,苏轼碰上人生大劫“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虽然苏轼侥幸逃过一劫,之后却连连被贬,尝遍了人世风霜。

所以,苏过从小就陪着父亲到处漂泊,目睹了父亲遭受的冷眼,也看过父亲因为衣食不足亲自下地种菜的样子。甚至苏轼被贬到海南,也是苏过陪在身边照顾。苏轼临终前非常担心儿子,所以特意手书了一首诗提醒他。

提醒什么呢?不妨先看看诗的内容。这首诗标题是《庐山烟雨》,也叫《观潮》,虽然看起来只是普通的七言绝句,实际却属于一道偈子:

《观潮》

作者: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

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观潮》一诗,也是继于以往人生体验,看清自己心随境转、杂念丛生的冲动之后的淡雅,不随着冲动妄念走。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

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以禅理入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住静观心”、“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把自己妄念看清,恍然看清自己之后,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在这里说一下,所谓偈子,也叫偈颂、偈诗,佛门中人常常用这样的句子来阐释佛理,比如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属于偈子。很多高僧会在圆寂前将自己悟到的东西以偈子的形式留下来,供后人参悟学习。

通俗点说,苏轼也像高僧们一样,想要告诉儿子苏过一些道理。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第1句和第4句是完全一样的,这当然不是苏轼偷懒,一般人只能读懂前面3句,能读懂4句的堪称高手了。

先来讲讲前面三句诗。“庐山烟雨”和浙江“钱塘江大潮”都是天下闻名的美景,烟雨神秘朦胧,大潮宏伟壮观,每个人都想去见识一番。当你还没见到的时候,总是心里痒痒,忍不住去想象它到底是什么样子。

所以你会产生“未到千般恨不消”的感觉,因为看它们已经成了你的一种执念,看不到的话会造成终生遗憾。终于有一天你见到了烟雨潮汐,却觉得不过如此,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什么特别。

可是回过头来,你仔细思考一下这番心路历程,就会恍然大悟,庐山烟雨还是原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汐也还是原来的浙江潮汐,它们并没有变化,变的只是你的心态。当你把心态放平了,它们依然以本相存在于那里,可你的心却由物入悟,体会到了禅的意境。

也就是说,第1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只是平铺直述把美景列出来,第4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却已属于禅境。苏轼这么写其实参考了佛门禅宗史书《五灯会元》里的语录,那段话是这么说的:

“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就是入禅了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执着现实;第二重是陷入虚无迷惘;第三重是彻悟不计较真实虚妄,平静待之。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博学多才,与著名的佛印和尚是至交,所以佛门的般若无上智慧他必定有所了解。在这首诗中,苏轼巧妙运用了“庐山烟雨浙江潮”告诉儿子苏过,自己毕生孤苦漂泊,曾经因为现实的打击而陷入迷惘。

可是临终一想,这些事早已无法对我苏轼产生任何影响,好也罢,坏也罢,一辈子走到了尽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何必执迷于那些!我已经老了,不愿意再争荣华富贵,只把我参悟的禅机告诉你,希望你也能学到这样的心态。

公元年,苏轼终于迎来朝廷的赦免,可以北归了。第二年8月他就在常州去世,苏过兄弟悲痛不已,按照父亲临终的嘱咐,将他安葬在汝州小峨眉山。苏过是三兄弟中受父亲影响最深的人,文学成就也最高,跟父亲一样养成了超脱平淡性格,被当时的人称为“小东坡”。

岳希仁《宋诗绝句精华》:“这是诗人生命最后阶段的作品。精炼概括了他一生的悲惨境遇。一代文豪。英才天纵。回首往事。唯存贬谪。其遭际之坎坷遂成千古伤心事。”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