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坐化尸身不腐,可是普通人的尸身也能够做到不腐烂吗?答案是肯定的。江西省上饶市的农民林上水把父亲林观荣的遗体用木炭、桐油和石灰制成了一具木乃伊,多年以来也不曾腐烂。
年2月12日,在干农活时突然倒地不起,家人赶紧拨打,医院。经过医生检查,他被诊断患有脑血栓疾病。在医院治疗20多天,林观荣始终昏迷不醒,没有说过一句话。突然,在3月9日这一天,醒了,终于开口说话了,把妻子和儿子喊到病床边,轻声轻语地对儿子说道:“儿啊,我快不行了,你要做好让我坐缸的准备。”
所谓“坐缸”,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坐化”与“缸葬”。那什么是坐化呢?在佛教中,修行有所成就的人临终时,都会端然而坐,直至死亡的到来。我们在很多电视剧中看到的得道高僧,他们去世的时候大多也是保持着这样的状态。坐化反映了一个僧人的修行是否高深。至于缸葬,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以彩陶闻名于世。现如今出土的“瓮棺”,就是两个瓮对接起来,每个瓮的上面留有一个小孔,意思是死者可以自由出入,沟通天地。缸葬其实就是瓮棺的发展。
在佛教中,缸葬是僧人坐化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在僧人圆寂后,将其遗体装于一个特制的陶缸之中,遗体保持一个端坐的状态,并在遗体四周填放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来除湿防腐,再密封缸体安葬。
父亲生于年,身为农民的他,不曾出过远门,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直在当地务农。
年的一天,林观荣突然对荤饭有一种厌恶感,他一吃下去肉,便就恶心,非要吃素菜。这样一来,家里的烧菜便成为了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里重新添置了餐具,其中一套专门给父亲用,平时做饭,也给林观荣另外做一些素菜。但由于饭菜不同,平时烧菜也不太方便,林观荣觉得不太方便,也不愿意和家里人坐在一个桌子上。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寺庙,那里的和尚都吃素。
就这样,带着大米和蔬菜,来到了家附近的寺庙。跟着寺庙里的僧人同吃同住。80年代,因为觉得从山脚到寺庙2公里的山路崎岖难走,林观荣和同伴将附近的花岗岩凿下来,再一块一块背上山去,一点一点用人力铺好了上山的路,长年下来,整条山路竟然变成近级台阶,受到路过信徒的一致称赞。60多岁的林观荣还有这种毅力做善事,这成了儿子林上水敬仰父亲的一个方面。
从年开始,70岁的林观荣就开始在儿子耳边天天念叨,要求死后不用棺木,要坐缸。儿子也没太过在意,虽然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想着:等你去世了,选择什么样的丧葬方式,还不是我说了算。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年3月9日,父亲林观荣弥留之际在儿子林上水耳边的一席话,虽然声音很轻,但具有不可置疑的效力,平时吊儿郎当的儿子当下就决定,遵照父亲意愿!
林上水赶紧叫姐夫四处帮忙寻找陶缸,但姐夫找到的缸,始终有些小,由于父亲身材高大,身高厘米,这意味着要找一个很大很大的缸才可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紧急搜寻,最终,他们找来了当地最大的陶缸。
但是林上水这种行为很快遭到了村民的反对,在当地人看来,人去世后讲究“入土为安”,现在林观荣去世后,不进行土葬,往缸里葬,这令当地人不能理解,就连经常和林观荣打交道的寺庙中的僧人,他们也表示不支持。
不过,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林上水顾不得那么多,他还是力排众议,坚持给父亲进行缸葬。
在去世后的第3天,请来了专门的工匠,严格按照民间将遗体放进棺木的程序,先在大缸底部摆放为父亲新做的寿衣和一张小木凳,然后将父亲的遗体小心翼翼地抱进缸里,只有头部是露出来的,让父亲坐在小木凳上,双手分别搭在两个膝盖位置。
随后,他又从亲戚家挑来1筐质地比较好的木炭,用一种比草纸更加细腻的黄纸把精制石灰粉包装好,一起放进缸里,将遗体周围挤紧筑结,连脖子后面都塞得紧紧的,但头部露出。之后,又把同样既不透风也不渗水的小缸扣在大缸上,把事先用桐油与石灰搅拌而成的浆认真糊在两个缸的缸口,这样就行形成了一个完全密封的空间。
按照林观荣生前的说法,他死后要进行封存天,等待肉身佛的出现。等肉身佛像出现以后,再将陶缸打开,换成塑像,摆在家中进行供奉。
就这样,很快到了天之约,决定为父亲实行开封。
开缸当日,附近的村民都闻讯而来,虽然他们当初表示反对,但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他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也想瞧瞧缸里面的肉身佛是什么样的。所有人的内心中,既有好奇,又有恐惧。在大部分人心中,他们认为林观荣的肉身估计已经腐化了。当然,作为儿子的内心也很忐忑,突突跳个不停。
就这样,在全村人的见证下,打开了陶缸。只闻见一阵香气迎面而来,林观荣的遗体并没有腐烂,而是端端正正坐在陶缸之中,他的身体已经干透了,成了完完全全的木乃伊。
相较于入缸之前,他的脸色除了黑了一点,其他并没有什么变化。
林上水见状便放了心,他花重金请来了当地有名的工匠,为父亲“重塑金身”。工匠们将林观荣的遗体取出,抹上一层厚厚的石灰,塑造成了一具石膏像,之后,他们又用彩笔为石膏像进行彩绘,就这样,林观荣被穿上了彩色的衣服。
后来,林上水害怕塑像被盗,又用樟木做了一个小的附身像。
这两尊雕像被林上水供奉在家中二楼的客厅里,一直没有腐烂。因为是自己的父亲,林上水一家并没有表现出有多害怕,但村民们可不这么想,他们不理解林上水这种行为,更不敢去他们家串门。
为什么林观荣的遗体能够常年保持不腐烂呢?
专家认为,这跟林上水在父亲坐缸前后使用的材料有关,石灰、木炭均具有很好的吸水防腐作用,石灰还可以杀菌,而桐油则有防腐防蛀的功能。这些材料集中在一起,加上处于全封闭状态,自然能起到很好的防腐效果。
那林上水这种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吗?
民政部门表示,林上水的这种做法并未违背我国的殡葬管理条例,我国的殡葬管理条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不能这样下葬,但是这种方法相较于土葬和火葬,耗费财力,不符合节俭办丧事的要求,因此在做法上不可取。再说,把遗体摆放在家里,从情理上也很难接受。很多邻居表示瘆得慌,不敢进去。
对于林上水和他父亲的这种行为,村里面的人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他是大孝子,尊重了父亲的遗愿,让父亲得以瞑目,也有人认为他这种行为没有考虑附近邻居的感受。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