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t52mall.com/《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清除心灵之镜,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酷说老子》第十章(1)庄子:世界上最大的强盗,竟然是人心?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01
载,在这句话当中是一个语气助词,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含义。相当于我们古文里常见的“夫......什么什么”,比如我们平常说的“载歌载舞”,“载笑载言”等等,两个成语里的“载”就没有独立的实质内涵,只是词缀。
唐玄宗当年读《道德经》第十章的时候就没想通这一点,所以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来一次学术创新,于是专门下诏说:
从此以后把“载”改成“哉”,《道德经》第十章就通了!
为什么呢?
他认为“载”肯定是睡过头站错了队,它不是第十章的排头兵,而是第九章的尾巴。
也就是说,唐玄宗认为《第九章》的最后一句原文应该是:
“功成身退,天知道也哉!”
《第十章》的第一句原文应该是: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那么显而易见,不论是把“载”当做语气助词也好,还是像唐玄宗一样把“载”看做是在”哉“的通假字也罢,这两种解释,都没有把“载”放在眼里。
所以,“载”在这一整句话当中可以说是没什么实际作用,可有可无。
02
营魄,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就是魂魄。那么魂和魄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古人认为:
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
魂魄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之后,魂(阳气)归于天,魄(阴气)则归于地。魂是阳神,魄是阴神。简而言之,“魂与魄”可以当做“阴与阳”来看待。
03
比如《内观经》就说:
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
动就是指魂,代表阳;静就是指魄,代表阴。讲到这里,真相就浮出水面了:
所谓的“魂魄抱一”,其实本质上就是指阴阳合一。
那么,人为什么要阴阳合一呢?我们不妨听一听道家的大宗师庄子的回答。
04
《庄子庚桑楚》里有这样一段话:
“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什么意思呢?庄子认为:
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强盗,不是山上的土匪流寇,也不是庙堂里的贪官污吏,而是一直充塞于天地之间,人人都无处可逃的——阴和阳。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当你的心中有阴有阳时,就说明你的观念中有分别。阴阳,其实代表了人的分别心。人一旦有分别心,就会造作妄想,家长里短、人优我劣,此高彼低等等。妄想心一起,就会催生出三毒:
贪、嗔、痴。
所以《达摩悟性论》当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什么是众生心?指的就是分别妄想之心。
05
无独有偶,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时说的第一句话也是: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①
所谓的妄想执著,说的不就是每个人的分别妄想之心吗?可见,释迦牟尼同样认为:
分别妄想之心——是人类悟道成佛的最大敌人。
这个观点恰好跟庄子“寇莫大于阴阳”的理念隔着遥远的时空达成了统一的共识。“阴阳”就好像一个寄生虫,从人类出生那一天起,就寄宿在我们的头脑里。社会上所有外在的冲突和战争,本质上都源于观念上的水火不容。
所以,本质上并不是“阴阳”戕害了社会,而是每个人的心——一直被欲望所驱使,会本能的不由自主的分化出“阴和阳”,催生出分别妄想,创造着无数的对立和矛盾,从而外显为社会层面的争权夺利。
06
那么没有分别心以前是什么状态呢?
《易经》名之为“太极”,庄子叫它是“混沌”,佛教称其为“真如”,基督教则将其隐喻成一个无忧无虑的“伊甸园”。
由此可见,人最高的状态就是阴阳合一,就是营魄抱一。
所以《易经》曰: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庄子也说: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两个观点不也正是老子所反问的: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那么好,以上我们是从理论的角度还原了这句话的原意,梳理了其内在的思想脉络。不过,可能听起来还是不那么好理解,为了更加形象地阐述老子这句话的内涵,我们不妨来一起来看几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
1、《华严经卷五十一》
《酷说老子》第十章(2)催眠潜能:如果身后跟一只老虎,人人都能登上珠穆朗玛峰!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01
印度有一位高僧叫鸠摩罗什(~),他小的时候喜欢逛集市,有一天将佛钵顶在头上化缘,他突然想:
“钵这么大,为什么感觉这么轻呢?”
这个念头一起,佛钵顿时重如千斤,他当下便“哎呦”一声,佛钵应声掉落在地。母亲就问:
“你刚才不是顶在头上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承受不住了呢?”
鸠摩罗什回答说:
“孩儿的心中刚才有了分别,所以佛钵才有轻重的不同!”①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头上同样是一个佛钵,在没有分别心以前,不觉其重;在起了分别心以后,就承受不住了呢?
难道分别心真的像附身的幽灵一样,可以控制人的感觉吗?如果你觉得这毕竟是佛教里的故事,真假难以确信,那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司马迁写在《史记》里的一个真实记载。
02
汉朝有一个十分著名的飞将军叫李广,有一次他外出打猎,突然在草丛里看见一只卧着的老虎,生死存亡之际,他赶紧拉弓搭箭,用尽全力,嗖的一声便射中老虎。结果走进一看,傻眼了,原来射中的是一块石头,更难以置信的是,自己的箭头竟然能射进坚硬的石头里②。
他当下又试着射了很多次,但是却再也无法重复第一次的成功。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同一个人用同一张弓箭,在同一个地点,面对同一块石头,却再也射不出同样的穿石的力度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
李广见到老虎激发了保命的本能,在生死存亡的那一瞬间,他全神贯注,人箭合一,意识进入了一种太极或者混沌的状态,也就是没有分别心的状态,所以能够发挥出超乎常态的爆发力。
但是当他知道真相之后再去试射的时候,已经没有里求存的本能,已经有了分别心。他已经在分别石头有多硬,距离有多远,弓的力度有多强,自己的力气有多大等等。
这一切分别出来的观念,就像是笼罩在心中的乌云,完全遮住了他本来的潜能。
03
其实类似的情节,在书圣王羲之身也曾上演过。公元年的一天,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名流雅士在兰亭边听琴赏乐,饮酒赋诗,在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灵感突发,兴从中来,于是当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这样诞生于世。
结果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见《兰亭序》惊为天作,完全不敢相信是自己写的。于是他又重新试着写了上百次,却再也无法写出《兰亭序》真正的风韵,只好罢笔而叹③。
为什会这样呢?其实是因为醉酒让王羲之的意识进入了一种混沌的状态,使得他的心中没有了分别,人笔合一,他并没有去思考字如何布局、勾如何上挑、点怎样“悬针”“垂露”、横怎样收笔回锋等等。
正是这种心中没有分别的混沌状态,激活了藏在王羲之身上的潜能。
04
在生活当中,这样的故事也经常发生,屡见报端。
比如地震的时候,总有一些母亲们仅用单薄身体就能支撑柱到他的房屋护住孩子;比如翻车的时候,总有一些父亲能徒手搬起几吨重的大卡车救出孩子;比如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总有一些瘫痪在床的患者能瞬间变成短跑冠军。
由此可见,当人的意识里能够做到阴阳合一,没有分别心的时候,就会像原子弹一样释放出不可思议的能量。用一句通俗的话说:
如果身后跟一只大老虎,人人都能登上珠穆朗玛峰!
05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失为真知灼见。其实激发人体潜力最典型的就是催眠实验。众所周知,催眠术里有一个有名专业的术语叫:
人桥。
所谓人桥,就是说人在被催眠的状态下,身体可以像桥梁一样,承受巨大的重力,即使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也能做到。
比如说一个成年男子在进入被催眠的状态时,即悬空平躺,只有头颈部和脚部两端着力。他的身体就会硬如铁板,腰部可以轻松承受几百公斤的压力,站一个人也丝毫不觉得吃力。但是要注意,如果他在清醒的状态下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所以催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让人能够恢复最初阴阳合一的状态。
06
而且催眠并非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神迹,本质上是所有生物的一种本能状态。作为一种生理科学现象,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会有催眠,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一个特定的事件上时,由于精神的高度集中,就会自动模糊化、甚至屏蔽周围的环境,这种状态也属于自我催眠的一种形式。
再比如动物界的金龟子和负鼠,它们在遇到危险时,会进入一种假死状态,不是装死,而是假戏真做,真的让自己“圆寂”,危险过后才慢慢苏醒,其实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催眠本能。
07
所以,我们每个人身体里的潜力其实是非常巨大的,只是我们在有意识的清醒状态下无法发挥出来而已。
同样的道理,不只是我们的身体如此,每个人心中的智慧也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在我们存有分别心的时候是无法显现出来的。
所以《十地经》有一句话说: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不能显现。④”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拨开云雾放才出心中的光明呢?老子的答案是:
营魄抱一。
:
1、《高僧传初集卷二》
2、《史记·李将军列传》
3、唐何延之《兰亭记》
4、《达摩破相论》
《酷说老子》第十章(3)吃肉喝酒杀生,凭什么也能觉悟成佛?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01
专,本来是抟。
抟,本意是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在这里引申为“专精守气”的意思。
比如《管子内业篇》就有一句类似的话:
“抟气如神,万物备存。”
02
柔,表示婴儿的状态,即:
柔而不刚。
老子认为,人就应该像婴儿一样以柔为本,为什么?因为柔是一种不固定的状态,可曲可直,能屈能伸,像水一样,它没有固定的状态,随方就圆,完满自在,永远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而刚——属于一种固定形态,自己限制了自己,失去了开放性和可能性。
03
王弼对这一句的解释很精彩:
“圣人,应物而无累于物。”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普通人待人接物的时候,为求方便会贴上各种标签,贴标签没错,但问题在于普通人会执着于这些标签,会把死标签当成活人和活物来看待,从而迷失在各种表面现象中不能自拔,形成了一种固定型的思维,最终被“物”所累,失去了心态的开放性和成长的可能性。
圣人就不一样,他们虽然也贴标签,但是不会执着于标签,而是跳出标签,始终保持弹性,保持“柔”的状态,保持一种新鲜的活力和开放的心态,没错,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就是如此。
所以《金刚经》里有一句话说的很精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没错,不要让你的心“住”在任何一个固定的地方,要永远保持“新生”的状态,当年的禅宗六祖慧能就是因为听到别人读这第句话的时候豁然开悟,那么,怎样才算是应物而不累于物呢?
04
先讲一个关于鸠摩罗什的桃色新闻,众所周知:
鸠摩罗什既是一代得道高僧,又是一代译经大师。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刚经》、《法华经》和《维摩诘经》等等、通通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但是,非常之人一般都有非常之行。有一天,鸠摩罗什正在草堂寺讲经说法,皇帝、文武官员以及弟子上千人,都在肃容观听。鸠摩罗什忽然从法坛走下来,向后秦皇帝姚兴说:
“我现在欲望来了,需要女人!
皇帝姚兴不仅不责怪,还十分配合的欣然听令,当即传唤了一名宫女,与鸠摩罗什共享鱼水之欢。然后,姚兴又说:
“大师超悟脱凡,天下莫二,怎么可以没有后代呢?”于是强行赠予十名歌姬给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不仅不推脱,还欣然从命。从此搬离僧房,别住一处①。
此事一经披露,天下震动,僧人们纷纷效仿。但是至今,好像没有佛门中人愿意提及鸠摩罗什大师的这段风流往事。这正是我一直诧异的地方,后来在《六祖坛经》一书中,我又读到了类似的违反佛门戒律的情节。
05
这就是传说中关于“肉边菜”的故事:
当年禅宗六祖慧能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后,其他弟子心有不服,意欲争夺衣钵和袈裟,慧能一路南逃,逃到了广东的曹溪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追杀。慧能被逼无奈,只好跟几个猎人混迹在一起,一混就是十五年②。
那么这十五年来慧能是怎么生活的呢?恐怕一般的佛门弟子都不敢想象:
猎人们负责打猎,慧能负责收网;猎人们吃锅里的肉,他吃锅边的菜。这就是佛门里著名的“肉边菜”典故的由来。
不过我觉得,《六祖坛经》为了慧能大师的形象可能有所避讳。实际上,慧能大师更可能过的是跟猎人一样的生活。
打猎与吃肉,样样俱全。
否则的话,你在前线拼命,他在后院放生。这样的乌龙队友,你能收留他十五年吗?但是,为什么佛书中不愿意接受慧能大师杀生吃肉的事实呢?
06
这大概就在于,悟道与未悟道的区别。二者有什么区别呢?《达摩血脉论》里面有这样一番对话,可以说是这个问题的完美解答。
有人问:
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什么能成佛?
达摩答:
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要见性,就会发现淫欲本来空。
有人问:
屠夫操杀生之业,凭什么也能成佛?
达摩回答说:
只要见性,杀生亦不妨碍成佛;如果不见性,鬼迷心窍,纵然天天念佛也没什么效果。
可见,达摩祖师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得道成佛的关键在于:
是否见性,也就是是否悟得本性,而不在于他是否出家,是否吃素,是否念佛。
07
晚明思想家王阳明的弟子何心隐也曾说过一句名言:
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自可证涅槃心。
此言一出,天下震动,顿时被众人视为异端邪说。就连梁启超写《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也将其贬评为狂禅。不过,梁启超虽然是一代大儒,但如果我们站在佛法的最高意义上来看,他的批评就显得有点“侏儒”了。如果何心隐属于狂禅,那么达摩祖师应该算是一代狂僧。如果连禅宗的第一祖师都是狂僧,那么请问,中国流传两千年以来的佛文化将置于何地?
其实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教徒们托钵乞食,收到什么供养就吃什么,并没有荤素之分。反而是佛门叛徒提婆达多当年另起炉灶分裂佛教的时候,有禁食荤腥的戒律。
而在中国,是在佛教传入几个世纪以后,直到梁武帝依据《愣伽经》“一切众生皆在过去世为我父母”的教义方才正式颁发了佛教徒禁食荤腥的规定。
显而易见,这个世界与佛陀的距离越来越远,世人对佛法的理解也越来越窄。直到现在,佛法已经变成了许多人思想上的紧箍咒。
08
所以老子才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诘问: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为什么要像婴儿一样呢?因为婴儿身上有一个特点:
就是顺性而为,始终保持着一种混沌无知的状态,也就是佛家所谓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态。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
婴儿在15个月以内在镜子里一般是认不出自己的,他们没有“我执”,他们的状态正是“无我”。
0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同样是一件事情:
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我们会嗤之以鼻;如果发生在婴儿身上,我们却会哂之以笑。
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随地大小便。
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婴儿所作所为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觉得婴儿天真率性,一切都是“无心而为”。比如像古希腊哲学家“犬儒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曾经以一句“别挡住我的阳光”骂服了亚历山大大帝。他同样有一个举世闻名的不雅嗜好:
随地大小便。
他提倡人要“像狗一样活着”,不要违背人性中动物的本能。只是他的说法太过于原始,连言辞都懒得修饰。哪像老子只用一句“能如婴儿乎”便征服了世界,引得千载流传,万人敬仰。
:
1、《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2、《六祖坛经·行由品》
《酷说老子》第十章(4)觉悟者用心如镜:晴川历历,芳草萋萋?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01
所谓鉴,就是镜子。玄鉴,自然就是心镜。意思是:
清除心镜上的灰尘,能使其没有污渍吗?
02
先从一个禅宗的典故说起,当年五祖弘忍大师为了寻找禅宗第六代祖师的接班人,让众弟子们每人作一首作诗偈上呈。他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写了一首偈子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在伙房里舂米的慧能听说后,也来凑热闹,由于不识字,于是找人代写了一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①”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五祖弘忍大师果断选择了慧能当中接班人,从那以后,这两首诗便千古流传,已经成了禅宗门派的标志性偈语,也是北宗禅与南宗禅的根本性差别所在。
03
不过我想说的是,其实早在慧能一百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类似的诗偈了。比如《达摩悟性论》当中就有诗偈曰: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诗意与“菩提无树”“明镜非台”的思想如出一辙。如果不是因为六祖慧能不识字,没有看过佛书,我们完全可以起诉他抄袭创意。
04
那么如此说来,老子的境界应该跟神秀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了吗?其实未必,因为老子与慧能本来就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空,这一切都无法假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老子之所以说“涤除玄鉴”这一句话,应该只是为了方便说理而已。
况且在许多的佛经中,包括达摩以及释迦摩尼本人也经常有一些把心比喻为镜子的说法,我们总不能说释迦牟尼与神秀属于同一条船上的修道者吧?
05
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说“心镜”应该“无疵”呢?因为无疵,就是一切澄明,没有污垢。如若有疵,心镜便等于是落入了一种无明的状态,也就无法真实地映照万事万物。因为这时候心镜中的影像,掺杂了自我之见。所以庄子曾经做过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意思是:
最高境界的人心如明镜,他们既不迎合也不忤逆,只是如实的映照万事万物,而不会将其滞藏在胸中念念不忘,因此他们能够主宰“万物”且不损心伤神。
无独有偶,佛教中也将大彻大悟的智慧比喻为“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者,谓离一切我、我所执。②”
为什么?因为大圆镜智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映照万事万物,不会带有任何主观欲望的色彩去扭曲世界如实映照,面面俱到,没错,这就是成佛的境界。
可见,道家与佛家都认为:
当一个人脱离了我执,达到“不将不迎”的自然境界时,就算是悟道。
但是我们还要切记一点:
镜子之所以能够彻照千载,应现万物,是因为镜子的本质是“空”,空,不是没有,不是说镜子不存在,而是指镜子本身没有自性,它照映着千变万化的事物,却没有某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所以切不可将镜子的本性看作是一种物质体来加以切磋打磨。
06
我国当代的画家高尔泰曾经画过一组图叫二十四禅图。其中第六禅图,讲的是一个“古镜未磨”的故事。
唐朝末年,在武汉黄鹤楼附近。有一位禅师在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地招呼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有道禅师一语不发,只是用平淡的眼光看了一下茶架。店主当下领悟,于是说道:“想必您是一位得道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如果您能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禅师说:“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曰:“黑如漆。”
店主又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曰:“照天照地。”
店主脸色一变,说道:“对不起!恕我不供养。”
禅师愣了一下,心想:
“我参禅数十年,竟然会输给一个店主!”
于是回去闭门深修,三年后,禅师再次出现在茶馆门口。
店主亲切地招呼道:“禅师请坐!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曰:“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曰:“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会心一笑,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
随即转身招呼:“伙计!泡茶,泡好茶!”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一直查无出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故事应该是盗版自《指月录》中晓瞬禅师的事迹。因为其中的话头一字未改,只不过情节略有出入,只是情节更加生动活泼,所以才流传天下,广为人知。
07
故事中的禅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两次回答,其实就是神秀与慧能的差别所在。也就是说,禅师从神秀的境界般若,花了三年的功夫又修到了慧能的实相般若。其实禅师在三年后的两个回答,化用了崔颢《题黄鹤楼》的一个名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所以这一场对话应该是这样的:
店主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晴川历历。
店主问: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芳草萋萋。
很明显,禅师并没有回答店主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在禅师眼里,店主的问题根本不用回答。或者说,店主的问题根本就不能算是问题。
店主所问的两个问题,其实本质上是时间与心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所谓的古镜“未磨”与“既磨”,说的就是古镜“未磨之前”和“既磨之后”,它代表着时间上的先后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又应该如何用心去关照。所以,这一场对话本质上是这样的:
店主问:“过去心如何?”
禅师答:“晴川历历。”
店主问:“未来心如何?”
禅师答:“芳草萋萋。”
可见,店主第一句问的是过去心,第二句问的是未来心。但是禅师的两次回答,都跟“过去”和“未来”没有关系,无论是“晴川历历”还是“芳草萋萋”说的是什么?没错,都是当下的风景,当下的心。换句话说,禅师的回答本质上就三个字——现在心。《金刚经》早就说过: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③”
所以禅师的寓意是:
镜子的自性只在当下,当下尚且变来变去,了无定性,何必执著于过去或未来呢?
店主正是领悟到了这一层言外之意,所以才会心一笑,拿出好茶供养。所以禅师喝的不是茶,是一杯“三不可得”如来水。
08
最后,让我们用一个禅宗公案作为结束。唐朝时有一个僧人特别喜欢学习,每天都在求道,连做梦都在想,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惟宽禅师,于是发生了这样一番对话。
僧人问:道在何处?
禅师答曰:只在目前。
僧人又问:我为什么看不见?
禅师说:你心中有“我”,所以看不见。
僧人再问:那和尚能看见吗?
禅师说:有你有我,展转不见。
僧人最后问:无我无你,还能看见吗?
禅师回答道:无你无我,叫谁见,谁要见呢?④
可见,得道最高境界并不是有心或者无心,而是忘心。
09
就好像镜子一样,镜本无心,而万物万法显藏都在其中。当你念念不忘要“有心”还是“无心”的时候,你的心还是落在某种执着上,所以心镜上的灰尘永远都无法涤除。只有放下执著,放下对“放下执著”的执著,你的心才会变得跟镜子一样,吞云吐月,照见万法皆空,万缘皆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以老子才会反问说: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
1、《六祖坛经自序品第一》
2、《佛地经论卷三》
3、《金刚经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4、《景德传灯录卷七》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