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栖霞山和一个人的梦想潇湘晨报 [复制链接]

1#

站在栖霞山主峰上远眺,水天一色的空明和苍茫,万里东流的长江负载着百舸与千帆,怀抱着绿洲与烟云,不舍昼夜地奔腾向前。

栖霞山,深藏于层林叠嶂之间。行走在逶迤曲折的山道,烟霞若秋光,时有几片枫叶飘下飞舞旋转;流水似弦歌,临着幽涧弹奏悠长的曲调。

栖霞山本来是寂静的,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它的命运。这个人叫明僧绍。

因为醉心佛,栖居栖霞山

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名叫视,字孟明,是一个将军。取得过很多战争的胜利,打败了晋国的军队,为秦国的西部称霸打下了基础。孟明视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他的名字“孟明”作为姓氏,后来改姓明,成为明氏的一支。两汉魏晋以来,明氏在平原郡发展成望族。

明僧绍的祖上在政界、军界都担任过高官,父亲当过南朝刘宋的平原太守,相当于市级干部。

明僧绍从小却没有遗传当官的天赋,对名利的喧嚣没有兴趣,一读佛学书籍就沉湎其中,如痴如醉。他喜欢远离俗世,踏入山林,看重峦叠嶂,草长莺飞。他喜欢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扎两间草房,房前养花,房后种树。他不上班就没有收入,生活来源主要来自于弟弟——担任青州太守的明庆符。当时青州正处于南朝与北魏的交界处,经常是狼烟滚滚,战火纷飞。

大约就在齐高帝建元二年(年),随着他的弟弟调到建康(今南京)任职,他也来到了南方。

栖霞山一开始叫摄山,盛产甘草、野参、当归等养生滋补的各种药材,可以“摄生”,这里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滋补圣地。

明僧绍拿着一根手杖,游览建康的泉水、丘山、林壑,阵阵清风拂过,却没有拨动心弦。当来到摄山,见长江从西南蜿蜒而来,向东北浩荡而去,森林茂密,泉清石峻,山中暗香浮动,山间云霞飘荡。顿觉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缘分已到。于是他在此修建住处,取名“栖霞精舍”,栖霞意为“栖居于山壑云霞之中”。精舍是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

南朝之时,摄山常常有猛虎出没。明僧绍来到后,慕名而来的人访客越来越多,附近人烟渐渐稠密,在山中称王的猛虎渐渐远离,直至踪迹全无。

明僧绍在山中并不孤独,遇到了平生知己,是一名僧人,名叫法度,亦师亦友。明僧绍的宅子后改建为一座寺庙,由法度主持,因为原名为“栖霞精舍”,所以取名为栖霞寺。

明僧绍虽然没有做任何广告,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也不在朋友圈发山水照片、“凡尔赛”文学以刷存在感,但他越是低调,名气就越大。

皇帝见大名士遗落于民间,也担心负面舆论,会暗讽他不识人才,于是发出邀请函,请他到朝廷做官。

宋齐两朝皇朝至少六次征召他出山,给出散骑侍郎、国子博士等要职,但明僧绍对官场是真没有兴趣,并不是以退为进,想走终南捷径。于是每次都委婉又坚定的拒绝了。

无欲则刚,他的事迹,大家都自觉地转发,明僧绍成了当时最“红”的高士,因为皇帝屡次征召,所以称他为“征君”。

他有一次去钟山定林寺,拜访高僧释僧远。没想到,齐高帝碰巧也在寺中,明僧绍听说后,赶紧躲避,不愿拍一张合照。

因为一个梦,留下千佛岩

明僧绍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他漫步于山中,看到在高高的山岩之上,出现了一尊庄严的佛像,听到磬的声音在空中和树林间响起,山峰之上香气袅袅,岩上佛像栩栩如生。

明僧绍从此有了一个梦想:在栖霞山上建一座佛像。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年(一说年),他开始筹划,然而不幸的是,心愿未了,就离开了人世。

他的儿子叫明仲璋,任临沂县令,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安慰他在天之灵。明仲璋和法度合作,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年)开凿三座高大的圣像。

不久,三圣像佛龛上闪动着佛光,这一爆炸性的新闻插上了翅膀,飞向大江南北,上了热搜头条。朝野震动,纷纷来欣赏这一奇观。

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徒,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臣子们纷纷加入凿佛大军。不久,王公贵族,包括齐文惠太子、竟陵王萧子良等高层领导,闻风而动,争着在栖霞山,各依山岩的高下深广,在石壁上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龛。前后达近50年。

临川王萧宏任扬州刺史(六朝扬州刺史治所在今南京)时,造无量寿像,合高五丈,成为寺中最宏伟的一尊雕塑。

在陈代,陈后主至少两次入山探望慧布法师,夜宿栖霞寺山房,留下了关于栖霞山的最早的一些诗篇。

随后的唐宋元明各代,官民士子相继修补或开凿佛像,共计尊左右,称为千佛岩。

因为一请求,留下一名碑

明僧绍去世年后,唐高宗李治当政,明僧绍有个五世孙叫明崇俨,容貌俊秀,风姿神异。年轻的时候学习并精通巫术,传说他有呼风唤雨、役使鬼神的本领。

唐高宗听闻他的名字,不太想信,于是召到宫廷面谈。为了考验他的水平,高宗在墙壁内建一室,让宫人在里面奏乐。然后问明崇俨:“这乐声能为我停止吗?”

明崇俨画桃木为二符,挂在屋上,音乐随即停止。高宗觉得不可思议,后来问宫人为什么不奏乐了。她们答:“看见一条怪龙,非常害怕不敢动了。”

盛夏,皇帝想见大雪,明崇俨很快拿来一大片雪进献,说是到阴山取来的。四月,唐高宗想吃瓜,明崇俨要了一百钱,须臾献瓜,说是从一个老人的果园中拿来的。唐高宗把那名老人喊过来,问他原因,老人说:“我埋一瓜在地里,找不到了,土中得到了一百钱。

据说明崇俨与武则天的关系十分暧昧,具体发展到哪一步不好妄断。

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小时候曾患一场大病,许多御医束手无策,明崇俨居然治好了太平公主的病,李治和武则天要重赏于他。明崇俨说,他不需要奖金,只想替明僧绍树碑立传。唐高宗同意了。

如今这块碑位于栖霞寺山门前右侧,全名为《摄山栖霞寺明征君碑》。

此碑是唐代上元三年(年)所立,至今已有多年,文由唐高宗李治亲自撰写,由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碑阴“栖霞”二字相传为唐高宗御笔。

唐武宗继位后,灭佛毁庙,多亏此碑上是唐武宗祖先写的文章,才侥幸逃过此劫,完好保存至今。

碑文字,书体为行书,通篇四六韵文,后用10首铭词结束,文采华美。碑文追述了明僧绍当年信奉佛教,隐居摄山,婉谢皇帝征召的过程,同时也讲到齐、梁二代在摄山营造佛像等史事。

此碑还有一个花絮,一般认为,“南京”这个词开始用来指古都金陵是从明代开始的。但这篇碑文有“凌江迥憩,遂届南京”,所指已是金陵,这可能是这一用法历史上最早的用例。

因为一皇帝建起舍利塔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自幼吃斋念佛,随一个叫智仙的比丘尼(就是宋代开始的称呼“尼姑”)过着出家人生活,一直到13岁智仙才离开他,并赠给舍利几百颗。

舍利原指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所结成的珠状物,也叫舍利子,颜色多种多样,后来泛指高僧圆寂火化后的彩色结晶体,放置舍利的宝塔就是舍利塔。

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是在公元年传入中国的。释迦牟尼圆寂后,摩揭陀国等八国王将佛祖舍利平分,分别起塔供奉。百年后,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阿育王统一了全印度,开始派人将佛祖舍利向域外送传。

杨坚登极做了皇帝后,他深信自己当上皇帝是佛祖的保佑。

仁寿元年(公元年)六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60大寿。在仁寿宫的仁寿殿,杨坚颁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在天下各个州郡中,选择30个州郡,建立舍利塔,来供奉释迦牟尼佛舍利。杨坚亲自从七宝箱取出30份佛祖舍利,放在龙椅前的玉案上烧香礼拜。然后把舍利分别放入30个金瓶中,以熏香之泥封印其盖,派人送往选定的30个州中。

后来又有两次,再选84个州建舍利塔。

在全国,栖霞寺被列榜首,率先建起了舍利塔。隋文帝为何选在栖霞山呢?也许是想到了多年前的明僧绍。

隋代的那座木塔早就在战乱中被毁,现在看到的舍利塔,为石构密檐式塔,为南唐时代重建。

梦想是让人行走的力量,没有大小、贫富之分。生命中的每一点光亮,都是梦想照下来的,都仰着脖子去迎接。有的人在梦想之后一笑而过,觉得那是虚妄的美好,有的人却忘记了尘世的喧闹,保持固有的执着与探索,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如今来到栖霞山,自然少不了看枫叶。抬头,一片火红充满眼眶,令人迷醉的耀眼。所有枫叶像是奔赴一场奋不顾身的感情,肆意地灿烂着。但愿我们都紧握着时光,在红似火的山色中完成一个曾经声势浩大的约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民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