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一位高僧从东向西穿过河西走廊,前往目的地——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今年6月15日,晋城摄影家王林前往法显出家的长治襄垣县仙堂山景区,将自己两年前在斯里兰卡拍摄的《法显西行》主题摄影作品捐赠给设在景区的斯里兰卡法显纪念馆。王林的《法显西行》主题摄影作品,拍摄于两年前的斯里兰卡,作品的主人公就是襄垣籍高僧法显大师。异国他乡遇中国高僧雕像法显俗姓龚,公元年生于上*郡武阳,也就是如今的襄垣县上马乡(原司马乡)龚家庄。当时中国北方处于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统治。法显的三个哥哥都夭折了。他3岁时,父母将他度为沙弥(小和尚),他1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如今,在襄垣的仙堂山景区,有座仙堂寺,法显就在此出家。公元年,长安五重寺成为中国北方佛教的中心。法显慕名来到长安,遍访长安的著名僧侣,研习佛教经典,却常感到律藏残缺,再加上翻译问题,无法满足需求。公元年,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十名僧人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最终到达天竺,其间学习梵文梵语,抄写戒律,收集了《摩诃僧祗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佛教经典。后来,同行的僧人看到印度戒律齐全,适合修行,决定留下来不回国了,然而法显决定将这些佛经带回中国,于是孤身踏上回乡的旅程。当时,法显已是70岁的老人了。年5月,中国和斯里兰卡建交60周年。“当年,为增进中斯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传播‘一带一路’共享理念,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斯里兰卡中国协会共同发起了‘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和斯里兰卡’人文交流项目。”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晋城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林与国内另一家媒体的摄影师作为“中国文化交流使者”前往斯里兰卡进行为期9天的采风活动。采风期间,王林在阿努拉达普勒市阿贝亚几芮亚寺,看到一座身披袈裟的僧人雕像。问随行的翻译,才知道,这座雕像是高僧法显。无独有偶,王林来到斯里兰卡无畏山,以无畏山舍利塔而闻名的无畏寺,是法显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在这个规模宏大的佛教圣地,还有一座当地人专门修建的法显纪念馆。“法显还到过斯里兰卡?”对历史上的法显有所耳闻的王林此时才知道:高僧法显在斯里兰卡备受尊崇,地位很高。原来,从天竺回国时,法显走的是海路,途中到了师子国。师子国就是如今的斯里兰卡,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据记载,法显在此住了两年(年—年),求得弥沙塞律藏本,长阿含、杂阿含以及一部杂藏,这些都是中原没有的佛经。历经13年,法显西天取经,于公元年回国时,已是75岁。他回国的首站是青州长广郡界牢山南岸(今山东即墨)。在山东半岛登陆后,他本想回到长安,但当时南北分裂,于是南下建康(今南京),在建康道场寺住了五年,此间共译出了经典六部六十三卷,计一万多言。然后来到荆州(今湖北江陵)辛寺,完成了《法显传》(又名《佛国记》),将自己的旅程完整记录下来。公元年(一说年),这位一生坎坷的高僧在荆州圆寂。无偿捐赠作品让高僧“回家”得知法显长老坎坷经历,感慨万千的王林当即用镜头将法显与斯里兰卡有关的一幅幅珍贵画面永久定格。
王林介绍,当年6月,斯里兰卡也派出两位摄影家前来中国互访。这项人文交流项目结束后,《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和斯里兰卡——纪念中斯两国建交60周年摄影作品集》出版。“从那时才知道,法显大师再也没有回过家乡襄垣,没有回到他当年的出家地仙堂山。”王林心中产生让高僧“回家”的念头,然后由于工作繁忙,这个心愿始终未能如愿完成。年,在晋城市摄影界的一次活动中,王林埋藏心底的这个“秘密”,让当地摄影家栗维亚知晓。栗维亚虽然在云南长大,但祖籍却是襄垣。经栗维亚联系,热心的襄垣县摄影家协会原主席赵志强与仙堂山景区协商,很快就有了消息:仙堂山将举行俭朴热烈的捐赠仪式,以此迎接法显大师“重归”阔别多年的仙堂山。6月15日上午,王林、栗维亚携带捐赠的已装裱成框的四幅摄影作品,由晋城驱车前往襄垣仙堂山景区。仙堂山因山腰有仙堂寺而得名。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仙堂山,依据当年法显取经路线途经的8个国家修建了建筑风格各异的纪念馆,斯里兰卡纪念馆就是其中之一。在斯里兰卡纪念馆前,王林向仙堂山捐赠了《法显西行》四幅作品:《法显大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斯里兰卡无畏寺》《斯里兰卡无畏山法显纪念馆》《斯里兰卡阿努拉达普勒市阿贝亚几芮亚寺的法显大师雕像》《斯里兰卡无畏山萨玛狄坐佛》。“异域丝路觅禅影,仙堂古寺结善缘。”收到王林捐赠的《法显西行》主题摄影作品后,山西仙堂山旅游开发公司向王林颁发了“收藏证书”,对他的无偿捐赠表示真诚感谢。王林则将自己的获奖摄影集《美丽晋城》回赠给仙堂山景区。山西晚报记者李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