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浅说#
众所周知,在佛门中流传着许多不可思议的人体现象或传说,比如舍利子、肉身不朽、虹化等。
而“舌根不坏”,也是其中非常特异的一大奇谜。
一代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像
在我国目前所见文献记载中,关于“舌根不坏”的最早“案例”,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高僧鸠摩罗什。
这位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库车附近)的一代译经大师,主持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包括《法华经》),为佛教在中土的弘传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尊为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据《高僧传》记载,鸠摩罗什圆寂前发愿:如果我所翻译的佛经没有错误,那么身体火化之后,我的舌头不焦烂。
果然,其遗体火化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而且还化为了“舌舍利”,据说至今仍供奉在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的宝塔中。
罗什寺塔
本来,舌根不坏与《法华经》并无直接关系;但经过后世诵持《法华经》的僧俗信众修行和宣传,关于诵持《法华经》达到极高修为,圆寂后“舌根不坏”的灵验传说,便逐渐弥散开来。
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
如唐张读《宣室志》卷七载:贞观年间,有王顺山悟真寺的僧人,夜至附近的蓝溪,忽然听到有人在诵读《法华经》,却不知声音出自何处。
他跑回寺院,将此事告诉群僧。第二天晚上,大家一起来到蓝溪,仔细倾听,发现那诵经的声音竟来自地下。
后众僧在该处挖掘,挖出了一个骷髅头,“其骨槁然,独唇吻与舌,鲜而且润”。
众僧将之带回寺内,放在石函里,置于千佛殿西轩下;从此每到夜晚,常有诵读《法华经》的声音从石函中传出。
《法华经》
又如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十八载:有一位叫释道裕的僧人,终生奉诵《法华经》,达数千遍之多。
后来他因病将终,告诉友人慧廓禅师说:我一生诵持《法华经》,希望“舌根不坏”能够应验。十年后请将我的尸骨挖出,如果舌头腐烂了,证明我的修为不够;如果舌头完好,请为之修建一座塔,以增强僧俗大众对佛法的信敬。
到第十一年,依照他的遗言挖出他的尸骨,“身肉都尽,唯舌不朽”;当地信众莫不戴仰,遂为之起塔供奉。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仅《法苑珠林》就还录有释志湛、史呵誓、武侯寺僧、雍州僧等人,生前勤修《法华经》,死后“舌根不坏”的传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游悟真寺诗》中,也对此记述道:“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勤修法华,舌根不坏
那么,问题来了: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为什么“舌根不坏”的功德,会特别和《法华经》联系在一起呢?
首先,《法华经》不是普通的佛经,乃大乘佛学集大成之作,亦是中国佛教第一宗——天台宗依据的主要经典。
其在中国流传很广,译本也多,尤以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最为通行。此经卷六《法师功德品》中说:
受持《法华经》者,当得眼、耳、鼻、舌、身、意六大功德。其中这样描述“舌功德”——
“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以深净妙声,于大众说法,以诸因缘喻,引导众生心,闻者皆欢喜,设诸上供养……”
这对佛教徒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佛陀说法
我们知道,自佛教创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义的口头宣讲。
妙善说法,口吐莲花,历来受到佛门的高度推崇;通晓佛理,传扬法音,可谓每一位佛弟子毕生的追求。
佛教传入我国后,自南北朝而入隋唐,日渐鼎盛。而经论之讲习尤盛,“僧人广访众师听讲,本人亦渐以讲经知名”(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
其中,《法华经》更是盛极一时。
在《高僧传》、《续高僧传》所举讲经、诵经之事中,《法华经》出现的次数最多;敦煌写经也以《法华经》比重最大。
所以典籍所载“舌根不坏”的故事,大多发生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将“舌根不坏”的功德与《法华经》“绑定”,大约也在这一时期。
大乘经典之王
而一旦《法华经》的信众将修得“舌功德”视为最高追求,并希望死后以“舌根不坏”来证明自己修到了这一最高境界,逐渐就会在佛门形成一种定式。人们也会以此来检验其诵持《法华经》的修为成就。
直到今天,这种观念在佛门依然有很大影响!
-完-
相关阅读:
《金刚经》是如何用“形式”说法的?非常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