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注意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220/4773124.html圣人之学
最近偶尔阅读国学经典,深感华夏的老祖宗们之大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不论是易经的天人合一,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孔夫子的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还是老子的道学思想,都是一个巨大的传承宝藏。
中国古代的先贤,十分重视平衡的法则,以防乐极生悲,物极必反。
而这种平衡之道,亦体现于生活、事业、婚姻,乃至修行上。比如修行,必须福慧双修。否则若是仅修一部分,会出现不圆满的果报。
著名的“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平常的供养、放生、布施是修福,严格来说,对于未发菩提心和融入止观禅修的诵经咒,也是一种修福报。世间人诵经咒只为财富名利,亦是增益福德之法。
如果仅仅止步于修福业,则会显现为人天福报,诸事顺遂,富饶丰足,幸福圆满。但是于智慧方面,于解脱而言,却仍是很遥远。
因此,我们不能只修福报,还要修智慧。有些修行者由于前世没有广修福德,喜欢一个人闭关禅修,今生则可能显现为福报一般。
除此,对于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即止禅和观禅,定与慧,亦必齐修,不能偏于一方。
智者大师于《天台小止观》中云: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修寂止能生禅定,观禅则生智慧。如果有人成就定慧二法,则自利利他人法皆具足。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知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这种平衡的法则随处可见,上供与下施,发愿与回向,因与果……如古人所说的阴阳平衡,不可或缺。
证入空性,消除能所主客之别,自然超越了二元对立之分别。但是于世俗谛而言,会一直如此显现。
我想起了宣化上人说过的崇祯皇帝之因果。
崇祯之因果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名叫崇祯。
他虽有皇帝的智慧,可是没有皇帝的福报。为什么?因为他的苦没有受尽。
他前生是个沙弥,因为未到受具足戒的时候,就死了,所以还是个小沙弥而已。
他做沙弥的时候,凡是搬柴运水的苦工,都由他来做,任劳任怨。天天做苦工,来护持道场。
有一天,他到房顶修理屋瓦,不慎失足,坠地而死。师兄弟就去报告方丈和尚。老和尚知道前因后果,想成就小沙弥,替他了苦。
于是乎,对大家宣布:这个小沙弥,做事不小心跌死,对道场有很大的损失。因为他犯了侵损常住的过错,要惩罚他。你们用马来把他的尸体拖散为止,免得买棺材埋葬。
大家一听方丈的话,不以为然。师兄弟们发恻隐之心,而不听方丈的命令,因为不忍心这样去做。
于是共议:我们是师兄弟,同修一场,应该把他安葬,不可用马拖尸。乃出钱买棺材安葬于荒山中。
方丈是大德高僧,了知他后世更要受大苦,以此善巧方法愿他重报轻受,了尽他的苦,是真心可怜他。
当年密勒日巴尊者因为复仇杀害伯父一家,后来皈依佛门。他的上师马尔巴尊者知道他会因为杀死多人的罪过而堕入地狱受大苦。
于是用尽一切非人的方法折磨他,最后终于让他消除杀人的重罪,成为一代祖师。
这个小沙弥,因为替庙做苦工,积有功德,来生为人,做了皇帝,身为崇祯。
可是只做了十六年的穷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侵境,没有过一天好日子,都是在忧患煎迫中度日。
这事是被好心的师兄弟害了他,使他的苦未能了尽。如果他们当时听方丈的话,用马拖尸,苦便了了,不会害得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为国殉难。
以前读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写得相当精彩,以幽默诙谐的文笔,展现了一个由盛至衰的大明王朝。
崇祯皇帝和历代的亡国之君有所不同,他并没有荒淫无度,而是勤俭治国,可谓兢兢业业。在他的手下,涌现了不少文武能臣,在大明帝国最后残喘之时,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年明月在写大明王朝的灭亡时,多次谈到了气数,皇帝如此拼搏,能臣也不少,依然在内忧外患中亡国了。
他打了一个比喻,世间万物皆有保质期,一个产品有保质期,一个封建王朝自然也有,气数尽了,谁也无法力挽狂澜。
从因果,更高的层面而言,崇祯皇帝之所以有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为何在上吊之前感叹:群臣误朕,大明江山,为何独亡朕手?
根据宣化上人的讲解,可知是因为崇祯皇帝的福报不足。
在一个共业系统中,大众之业力巨大,而皇帝处于共业的枢纽位置,两者是互相感召的。如果皇帝的福德具足,不会感召李自成之类的叛*,即使出现,也能镇得住。
古代有一印度国王,以大量*金珠宝供养一成就阿阇梨,祈请修护摩法。阿阇梨为修五年护摩,此国家本来三代亡国,延续到了十几代。
以前有上师说过,一般人若请上师对希特勒修诛法,仅能对他产生一些障碍。而若是与之福力相当的总统来请上师修法,则有可能诛之。
于一家之中,当家者若福德足够大,会在一定程度上福荫全家成员,规律如此。如果你想让自己家的家运昌盛,当家者经常修福德,或为他修,是极其有必要的。
然凡事需有度。《道德经》有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若是为父母的过于强大,强势,可能在一个家族系统中克到子孙。
古今之案例非常多,朱元璋之强,战胜陈友谅,击退元*,杀无数功臣,其子早逝。一些帝王将相亦是如此。
或是家中父母太强,子女可能会显得比较柔弱、弱小。
谈到崇祯皇帝之因果,他因护持寺院有功德,转生为皇帝。然而由于有的业障未消尽,是故做了一个一直忧虑不安的皇帝,最后还上吊自杀。
古德有云: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若是小沙弥死时接受惩罚,业消了,下一生的福报会比较圆满。
很多人都比较急躁地寻求一帆风顺,一切如意圆满,其实这种发心并未圆满。
我在大学时,看过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都教授拥有超能力,最初他以此能力去助人,发现无济于事。
于是他说:不管愿不愿意,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地球人称之为“命运”。帮一下忙,并没能改善什么,最终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糟糕的事情变得更糟。
换句话说,每个人各有因果,自业需自了。
众师兄帮了一下小沙弥,他的苦没有受够,或说业未消,延续到了痛苦的来世。
以前看到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腿有病,走路艰难。她的父亲带她走遍全国,找了很多高僧大德,那时虚云大师还为女孩加持过。
据说后来由于他父亲找到了什么方法,小女孩的腿好了,但是不久发生了车祸,永远地瘫痪不能行走。
当时有大德指出,其实小女孩若再承受这腿病一些时日,此业了了,会慢慢好转。但是他的父亲一心为女,用什么手段治好了,却产生了副作用,再也不能走路。
基于消业之缘起,受苦,有些时候不是坏事,是在了苦,了缘。
上次laxmi师姐曾帮一位朋友观察,朋友的母亲欠债几千万,十几年来修过各种法门,然至今无法翻身。
师姐观察其因缘时,看到的画面是,天上掉下很多钱币,金的银的,然后突然飘来两朵黑云,把钱币接走了。
那些钱币本来应该是给她妈妈的,但被两片黑云接走了。师姐定位这两片云时,出现的信息是:应该的,理所应当的。
亦即她母亲这一阶段之负债N千万的经历,是应当的,应该这么受。是为业障,业报,受过了可能就好了。
面对极重的业力,应当如此承受。若想消除呢,怎么做?
比如她的母亲,我想需要发大心,去做利益众生的功德,是利益众生,而不是为自己修。如此具大功德,自然会慢慢转过来。
古人有云:无功不受禄。对于重大的业障,想消除,转变人生,最快的方式当属发菩提心,修持大量的功德。
每一个人,他生病、遭遇厄运、破败不顺,都是自身的业力因缘所致。在因果的层面,一切所在遭遇的,也是应当受的。
若是想化解,必须要学会忏悔业障,以及修功德,莫要妄想找一个什么高人,然后一下子就解决了。
当然,业力纷繁复杂,如果你找一个什么高人,或者哪位高僧大德,突然一下子能够解决你自己的棘手问题。
那也必是你宿世与他们有因缘,他们欠你的。
是故,我常见到一些人到处找神通人士,可谓找了很多很多,而今命运依然坎坷。
若是你找了能解决的,必是你在某一世曾经帮过他。现在因缘成熟,他以神通的方式帮到你。若是没有这个因缘,别说神通者,佛菩萨也帮不到你。
以前有个台湾师兄,遭遇极为严重的障碍,找过多位上师打卦,说被下降头,他修各种法也未解决,找各种道教人士、仙家也未能解决。
他找妙心师兄,师兄说看到女性亡灵附身。他就回去超度这女的,还是无法解决,障碍依然很严重。
这台湾师兄又去了印度找大宝法王噶玛巴尊者,尊者给他佩戴大白伞盖佛母咒轮,然后叫他到四川一座寺院找一位仁波切修法解决。
最后问题解决了。
为何大宝法王让他找四川的仁波切?原因何在?当是尊者观察到解决他问题的因缘,在于那位仁波切,他与仁波切有宿缘。
这宿缘可能是前世他曾经供养过仁波切,所以仁波切才能切实帮助到他。
当你看清这个真相,就应当回到净障集资,积累福德资粮上。你的福德上去了,你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基于此缘起,如果你不断供应一尊佛菩萨,一位大德,乃至已经圆寂的大师如玄奘大师,你不断地供养他们,建立了深缘,你会获得他们的摄受和加持。
是故,我常建议人们,多去供养三宝,念诵经咒,行善积德。也许,你所做的一切,还未有反应。
但是这些真的功不唐捐,都未你创造好的缘起,可能你这么做了,令你将来找到解决之道,能解决你问题的上师、善知识……
那么修功德之事,何为大?利益到众生,利他的。
如塑造地藏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像,建造佛塔,供养僧团,大量放生等。
莲花部心咒法云:
又先造十万塔。于一一塔前诵一万遍如法供养者。所求悉地皆得。舍身已任意往生极乐世界。
造十万佛塔,于每一个佛塔前念诵一万遍莲花部心咒然后供养,所求悉地皆得。并且舍身之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十万佛塔,功德之大,自然足以求一切悉地。每当你抱怨修法不灵验,甚至想退转时,应当思考的是,你真正为三宝,为众生付出了多少。
你无私地真正做了多少功德?
违缘是加持
虽然大众都喜欢诸事顺遂,一切安好。
然有些时候,违缘的出现乃是极其有必要的。因为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平衡。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一个人过得太安逸,太顺了,可能会心生傲慢,三*炽盛。此时,天降灾障,对他而言,乃是一种加持。
古代先贤深晓此理,易经对此畅演无尽,谦卦六爻皆吉。
古人当权势或者地位大高时,善于修身养性者,往往警惕盛极而衰的道理,他们会韬光养晦,会功成身退。若是居功自傲,多是灭身之途。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盈满了,不如停止;锋芒毕露,不会长久;金玉满堂,也不会长久;富贵而骄傲自满,自招祸患。
比如一个人,他的事业蒸蒸日上,财富丰饶无比。当他逐渐自以为是,走下坡路时,若是有福报,会出现一些灾难让他警醒,迅速改变。
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状况非常糟糕,诸事不顺,这个时候,更应该扪心自问,调整自己的身口意。
一个人若因某方面的顺遂而增长了我慢我执,佛菩萨和护法神为了调伏他的心性,让他冷静,不要误入歧途,会特别设置一些障碍违缘。
若是此人的福报、心量、根机浅钝不行,会承受不了那些违缘;若是具福德智慧,则会在修行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另一方面,一个人承受一些苦难、障碍,也能促进他的成长,磨炼他的心性。从佛法而言,是消业。
一个小孩,如果从小受父母之宠爱太多,太过,必损其福报。他若福报不够,往往会由于小时候享福太多,长大了过得很苦。
国内外那些被宠坏而败家的富二代即使如此。小时候让他受些苦,反而锻炼了他的心性,培养了完整的人格。
总而言之,如果你想获得大财富又不受累,必须有超越财富的心境;想于修行有大的进步,必须有超越顺逆和吉凶的发心。
那些念咒语几天,或者修了几周就开始抱怨佛法不灵的,绝非大根器之人。那些念诵经文不久,发烧不舒服,遭遇违缘,就开始怀疑退转的人,也绝非具大福德者。
同样的,那些念诵修法一段时间,见佛菩萨,稍有感应便惊喜激动,执着不已的,亦决非大根器。
经得起大风浪,受得起大恩惠,亦如不大喜大悲,心如止水,是为具大福德之人。
若能不论顺逆,于佛法三宝信心不逆,唯求菩提者,是第一稀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