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朝一高僧,被朝廷监视居住,圆寂前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资深医生 http://m.39.net/news/a_5999159.html

宋朝的时候,安徽桐城东北,有一座不怎么出名的小山,名叫投子山,山上也不知道什么年代修建了一座庙,人们便以投子庙名之。

后来曹洞宗的义青禅师游历经过这里,喜欢上投子山的风景幽静,便留在这里长住传法。

这义青禅师在当时可以说大德高僧,曾经在洛阳的白马寺学了五年的《华严经》,后来离开洛阳到处游学,又在会圣岩长住,跟随浮山的法远禅师学习曹洞宗禅法。

曹洞宗也是佛学的一个流派,以“五位君臣”禅法著名于世。

宋哲宗元祐年间,有个叫韩缜的人做了河南府尹。这个韩缜很信仰佛教,曾经在多位高僧大德面前听讲,自己对佛学也有很深的造诣。

韩缜做了河南府尹之后,特意去拜谒了曹洞宗义青禅师,希望大师能够去少林讲法。

义青禅师曾经和韩缜有一面之缘,便派遣自己的大弟子报恩前来少林寺讲法。

报恩禅师入住少林寺后,并在少林寺开始了一系列变革,主要成就就是“革律为禅”,也就是不再以律宗为主要修习,改而已禅宗为主。

当然,大家都熟知的达摩祖师,其实也是禅宗高人,报恩禅师此举,或许也只是少林寺的一次回归吧。

其实在报恩禅师之外,义青禅师还有一个高徒,和报恩一样主要在北方一带讲法,他就是芙蓉道楷。

芙蓉道楷禅师曾经在洛阳的伊阳山和渑池的韶山开建庵堂,自己干脆就住在深山之上,和老虎做邻居,他曾居住的一片山林被称为头陀山林,在北方几乎家喻户晓。

大概在元丰五年前后,芙蓉道楷禅师来到山东沂州一处叫仙洞的地方修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去了洛阳的白马寺,算是参谒了师父义青禅师曾经学习的地方。

再后来,芙蓉道楷禅师在各地的名望公卿邀请下,先后去了龙门的乾元寺,湖北郢州的大阳山,和随州的大洪山,每到一地都是亲自登堂讲法,给各地的信众讲法释疑。

到了崇宁年间,道楷禅师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到了京城,开始在十方禅院长住。

按理来说,道楷禅师是皇帝“请”来的高僧,自然应该受到所有人的敬重。

可惜的是,因为道楷禅师生性刚劲耿直,不愿意谄媚权贵,更不会去溜须拍马,所以一段时间之后,道楷禅师便受到了排挤,最终甚至被流放到山东淄州编管,也就是被监视居住了。

道楷禅师在被编管的期间,还是保留着一颗赤子之心,继续给信众讲法传道。直到78岁高龄时,道楷禅师自知即将圆寂,便写下一首佛偈:

一法原无万法空,筒中那许悟圆通。将谓少林消息断,桃花依旧笑春风。

写完之后的第二天,道楷禅师便安然圆寂。从他留下的佛偈里可以看出,虽然被编管在山东,但他心中其实一直惦记着南方少林的师弟。

但即使如此,他对于佛法的理解已经到了澄澈净明的境界,在他眼里,万法皆空、世无一法,坐井观天是不能获得证悟的。这份洒脱,不得不说非大觉悟者不能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