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法门寺地宫里的舍利子,害死了两位皇帝 [复制链接]

1#

据传,法门寺(法云寺)最初建设于东汉明帝十一年(68年),坐落在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

拥有悠久历史的法门寺更是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在周魏以前,由于古印度阿育王的原因,法门寺在最初的时候以“阿育王寺”为称呼。

后来到了隋朝的时候改称“成实道场”,唐初又改名“法门寺”,并且有“皇家寺庙”的荣称。

那么究竟什么是舍利子呢?为何出现在法门寺地宫下,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奇闻逸事,得从隋唐时期的盛世说起。

01佛教从隋唐开始盛行的来龙去脉

学过历史的人们都知道,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国盛世,而佛教也是自隋唐时期逐渐开始盛行起来。

人们对于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各有不同的看法,民间一说是西汉末年应为最迟的时间节点,而官方则认为最迟为东汉明帝时期。

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为佛教传入中国提供了一个良好文化交流的环境,再加上隋朝有两位皇帝对于佛教尤其重视,更是为唐代的兴盛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一是隋文帝杨坚,自小在寺庙长大,与其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历史记载,文帝在位时期共建造寺院所,对于佛教的发展可谓是尽心尽力。

二是隋炀帝杨广,是佛教的虔诚之徒,曾经创建了两所道观,以及慧日、法云两座佛寺。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让佛教被更多的人所知晓,以至得以流传至今。

传说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在去世前说过,要待佛步遍天下之时,才能将舍利子向众人展示。

而与释加牟尼同一批信奉佛教之人逝世之后,佛教也还没有真正盛行起来。

直到释加牟尼灭度的第年,虔诚信奉佛教的古印度阿育王的权力基本稳固之后,才将佛祖的舍利送往世界各地。

根据《法苑珠林》的记载,在中国,阿育王塔有19处,后来大概在东汉桓灵年间建成了阿育王寺,也即法门寺前身。

02舍利子的概念

传言佛教的信徒认为,舍利子是得道高僧经过火化之后得到的如结晶般的物体。

一般认为,只有修行之人在生前被佛法感化、修有功德之时,舍利子才会出现在体内。

相传法门寺藏有佛祖释加牟尼的佛骨,有指骨一节,在最初关于舍利子的说法中,只有释加牟尼圆寂后产生的结晶体才有资格被称为舍利子。

由于舍利子的数量极其稀少,再加上被世人赋予了精神层面的含义,因此,舍利子在信奉佛教的古人看来,是需要被世人尊敬、供奉起来的。

至于唐代安放佛指舍利的其他三寺,要么毁于唐武宗会昌灭佛,要么于康熙十九年()随寺庙沉入洪泽湖里,不知所踪。

由此可见,法门寺成了拥有国内现存唯一佛指舍利之地。

开元十四年,唐高宗欲迎舍利子回长安时,长安城万人空巷、万巷皆空,百姓们都争前恐后,想要一睹舍利子的模样。

03皇帝迎请舍利子入宫供奉缘由

在整个唐王朝先后多年的历史中,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两送法门寺的舍利子。

众多皇帝如此大费周章地迎请和送还佛指舍利,足以证明舍利绝无仅有的重要程度。

不过耗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只为了迎请舍利入宫供奉,当然存在着一些缘由。

第一种可能。相传高僧言说舍利应三十年迎请一次,可以息灾、祛病、免兵乱。迎请舍利子可以让百姓无忧,国泰民安。

第二种可能。便于皇帝及后妃瞻礼供养。

第三种可能。扶风至长安等地沿途官民朝拜舍利提供方便。

这里要提到,在唐武宗在位时期,恰好碰上了每隔三十年迎舍利的时候,但武宗是道教的信奉者,对于佛教极为厌恶,进行了多次灭佛活动,这对佛教之徒来讲无疑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不过在唐武宗去世之后,即位的宣宗下令复兴佛教,佛教的势力又如雨后春笋般复苏起来。

要说对佛教最为痴狂的,不得不提到唐懿宗,他将大量的钱财都投放在了与佛教相关的事宜中。

唐懿宗将佛骨舍利视为至高无上之物,不但亲自起身去往佛寺进行膜拜,而且之后还把佛骨迎入皇宫内道场。

百姓也陷入了这一场供奉佛指舍利的狂欢中,摒弃了理性的思考,不惜将自己身上骨肉作为献祭之物。

佛骨入长安时还是唐懿宗在位期间,可怜懿宗未完成礼佛仪式,一病不起,一命呜呼,由儿子唐僖宗继承父志,将佛指舍利归还于法门寺。

04韩愈上书直谏《论佛骨表》

皇帝作为一国的君主,一个指示或是一句话,就能让大臣身首异处,所以很少会有大臣冒着生命危险向圣上上书直谏。

不过韩愈是个例外,虽然出身孤苦,靠着自己的才能本领考取进士而后进入仕途,为官之路多有艰难,但他一身正气,敢于仗义执言。

韩愈就是因为两次上书而差点丢失了性命。其中一次便是与佛骨舍利有关。

唐宪宗在元和十四年的时候,打算去往陕西凤翔的法门寺,将佛指舍利迎取进入宫中供奉。

韩愈则崇尚儒学,他以儒者自居,并且坚定地捍卫儒学,对于道教和佛教持有明显排斥的态度。

所以,韩愈对宪宗迎请舍利不以为然,向圣上直言进谏《论佛骨表》,一题作《谏迎佛骨表》,宪宗认为韩愈是在暗讽自己事佛将命不久矣,于是大发雷霆。

韩愈险些丢了性命,但好在有宰相裴度等人为他求情,劝谏宪宗宽容大量,才能留住敢于进谏的臣子。最后宪宗退让,韩愈在刑部侍郎的任上被贬潮州。

韩愈在潮州之时作了《潮州刺史谢上表》,述说了对宪宗不杀之恩的感激之情,宪宗看后感动不已,心生悔意,于是在次年将韩愈调回长安。

05思考与感悟

根据现代的科学和医学的知识,相信大家对舍利子的构成是什么,以及对于佛教的传入和韩愈上书直谏的缘由都有了初步的见解。

对于佛教,我们在认识的时候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该学习其中尊重包容、平等多元为价值的思想品质,也应该学会判断不好的部分。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信奉的理念,这是作为公民的自由,但我们还是要有科学的理念,切勿盲目偏听偏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