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曾叱咤商界,却卖掉公司隐居寺庙9年,用 [复制链接]

1#
诸葛奇方白斑膏 http://youquanhao.cn/shishang/2951.html

城市记者

梨小屯

▲两位小僧遥指天外,远处似有钟声述说着这里隔世般的宁静

▲一群僧人静坐佛堂,身披着晨光

▲三五僧人从*昏的树影中游走而过

几乎所有喜爱摄影的人,都见过这一组禅意的照片,

却很少有人知道,照片背后的摄影师张望的故事。

这一组摄影作品,是张望历时9年深入佛门,

与僧侣同吃住,得以记录下的《佛的足迹》。

有人说他花费9年的时间拍摄一辑照片很傻,

但做一件事,不问结果,不辞辛苦,

一日一日,直到如心,便是修行。

张望是江南人,修长而儒雅,说话慢慢的,

永远面带微笑,静静地凝视着对方。

就是这样一个低调而平和的人,你很难想象他曾经也是一位叱咤商界的成功商人,在事业上升阶段,卖掉了公司,隐居寺院9年,并用一张照片捧走了奥地利超级巡回摄影展专题组冠*,这个奖也被誉为摄影界的奥斯卡。

▲获奖作品《寻佛》:寺院僧人带着隐居寺院的张望去烟霞洞,僧人自己手持蜡烛观赏雕像,张望怦然心动,作品《寻佛》由此诞生。

很多人看了被张望定格在光影之中的佛,便想皈依佛门。但张望眼里,有些事,还没开始做,便一辈子注定了。

佛缘·兜兜转转回到原点

▲《洗心》

生于佛教圣地浙江天台山的张望,从小就常去天台宗祖庭、国清寺等寺院游玩。

身穿袈裟的出家人、金光闪闪的佛像、寺院的暮鼓晨钟、奇妙的诵经声、山上的日出日落,给了他既神秘又亲近的感觉。少年的他就想深入其间,一探究竟。

那个时候的他,并没有想到,那时候的一个小念头竟然成为了他今后人生道路一个很重要的指引。

▲《佛国》

少年张望考入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当初期望用油画艺术展示佛教文化。

毕业后,张望南下经商,在岭南打拼人生,奋斗多年,有了自己的工厂。但是对佛教艺术的热爱一直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每年回故乡探亲时,他总要去寺院住些日子,感受佛门的清雅古朴。

▲《过客》

▲《空门》

日积月累,张望有天下定决心离开广东,将公司转送他人,回到杭州,重新拿起他挚爱的相机。

初入佛门·天台国清寺

▲《顿悟》

年,机缘巧合,天台山佛学院需要拍摄一组寺院资料照片,张望被邀请进入天台山佛学院,为他们拍摄照片,张望也因此第一次搬进天台山佛学院生活,成为了那里的编外人员。

每天凌晨4点,木鱼声响,他和学僧准时起床,顾不上洗脸,便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前往大殿拍摄早课。

6点整,他同学僧一起吃早餐、打扫庭院;

8点整,他跟随学僧一起上课。

下午4点后,学僧齐聚大殿,诵经唱赞,也叫做晚课。

晚课之后,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张望会跟着寺院的僧人一起散步聊天,探讨佛学。

▲寒冬的夜晚,止观堂的学僧裹紧棉袍,脱鞋依次盘坐在榻上,进入了冥想境界。

晚餐后6点半开始自修课,自修课结束后,佛学院进入最隐秘的“修止观”时刻,就是以静坐的方式,在大殿的止观堂体悟佛法。

周末,张望跟着学僧一起外出,小学僧们会很开心的去选购供佛的鲜花、到书摊上翻书、买一些日用小商品、看看街景,而利用这个时间用IP电话到邮局给家人打打电话则是周末生活的重中之重。

下午四点多,大家挤进上山的末班车,在暮色苍茫中回到佛学院,又开始了新的一周严格的寺院生活。

在天台山一住3年,张望和法师们一同打坐参禅,听高僧论道,并且用相机试着去记录下僧侣们的起居生活。

▲凌晨上课时,梵音缭绕的幻境

▲打扫庭院的小僧——《心尘》

▲教室里伴着梅花的清香上课

▲寺院里的猫咪并不怕人,这种场景司空见惯

▲上晚课的学僧,漫长的学佛之路

为了拍摄自己喜欢的题材,张望拒绝了很多商业性的拍摄,对于寺庙,他更不想按下快门转身离开,而是想捕捉真正的佛教文化之精神,以及还原真正的寺庙生活,所以他很希望长期居住在寺庙,像一个僧人一样去生活。

再入佛门·杭州灵隐寺

年8月,灵隐寺邀请张望入寺拍摄,用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张望再一次为了拍摄寺庙而住进灵隐寺。

灵隐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初创于东晋时期,依山而建,千百年来以规模宏大闻名海外。这里有多位僧侣,其中不少都是高学历者。

▲灵隐寺的僧侣们在早斋过堂仪式结束后依序步出斋堂。该仪式作为僧侣们每日修持的一种方式,在汉传佛教寺庙中已延续了一千多年——《过堂》

白天,张望跟随僧侣拍摄,晚上则深入僧寮与法师们交谈。僧侣们打坐、放生、剃度甚至圆寂,张望都亲眼目睹。

张望的勤奋和对佛法的感悟能力得到灵隐寺90岁高龄的老方丈的认可,老方丈让他搬至方丈楼,并允许跟随拍摄。老方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不但佛学高深,而且诗词书画无不精通。老方丈的衣食起居都被张望拍摄记录下来,这成了一段珍贵的资料。

这样,张望被允许深入僧人房间,获许拍摄佛教寺院最隐秘的一角。

▲《心迹》

晚上7点多,灵隐寺的后山门就关了。寺里规定法师们夜里不准‘串寮’,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法师从来没进过边上另一个法师的僧寮。因为张望的特殊身份,寺里特许他可以在法师的引荐下,陆续拜访一些法师的房间。夜里是法师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法师可以打球锻炼,打坐修禅,也可以看电视上网。

这位藏主是藏经楼的管理者,是灵隐寺很有学问的高僧,平日经常在藏经楼回廊淡然望着下面熙熙攘攘的观光客,喜欢和张望晚饭后一起散步,解说佛教义理。

▲春来花开一树

▲夏夜的月明星稀

▲一叶知秋,连僧人们都在银杏树下开怀不羁

▲皑皑冬雪,世界仿佛也被清洗了一遍

春去冬来,四季更迭,张望在灵隐寺和僧侣们一起打坐、放生,看花开花落,一晃又是6年。

▲《觉者》

▲国际摄影界泰斗罗伯特·普雷基评价张望的佛教作品:“平和、空灵、意味深长。它太美了!让人充满遐想。”

佛教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张望的摄影作品也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的作品纯洁、仁慈而又温暖,感动了很多人。

年,英联邦高级财*官员、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看了张望的佛教摄影作品后非常震撼,在作品的昭示中找到了自己灵*的归宿,决心遁入中国佛门。陈永宏写信给张望,希望能到中国的寺庙学习和生活,张望接待了这位国际友人,之后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陈永宏于年在天台山剃度出家,终生为僧。

▲日本的著名摄影家高桥亚弥子称:张望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空间、距离、对比感,因为他站的更高。

“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放下、随缘,这是我所理解的佛教精神,从中我大概明白了如何做人和一个人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年12月,张望因为佛教摄影艺术的成就,受邀赴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佛的足迹摄影展。

年5月,张望的佛的足迹个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大会”展览。

张望目前依然是一名普通的独立摄影师,

靠十年前在深圳经商的微薄积蓄过日子。

商业摄影一天就是几千块钱的入账,他没去做。

妹妹送车给他,他推掉了,宁可挤一元钱的公交车。

张望住的是杭州城西最早的商品房,买的时候那一带还都是荒野,现在却是不折不扣的老房子了。

按张望的话说,除了挂了几幅画,其余都很普通,一点都不艺术,“连地板一块都没有,全是地砖。”

张望最大的理想是拍出几张能代表中国的国际顶级摄影作品,到世界上去展示中国的美,目前他依然选择不定时居住在江浙一带的寺庙中,自得其乐的生活着。

对于热爱

唯有只身前往

才有故事可以说

大咖对谈

《梵净》

F:在寺庙的拍摄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张望:十月的一天,佛学院28名学僧前往佛教圣地普陀山受戒,我扛着摄影器材,决定去跟踪拍摄全过程。然而,谁能想到这一次竟然是一次生死考验。下午一点三十分,抵达川山码头后被告知,当天去普陀山的渡海轮船全部停航。

按照受戒的要求,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就要放弃,必须要等若干年以后才能再申请,但是如果强行渡海,就意味着将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再三犹豫和激烈的讨论后,大家不愿意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选择了在暴雨中乘坐渔船前往普陀山。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后怕,但是当时,僧人求佛的坚定和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选择和他们一同前往,记录下真实的时刻。

大家在在惊涛骇浪中强渡普陀山海峡。30多人人挤上了一条小木船,这条小木渔船被海浪冲打着剧烈摇晃,大家都半蹲在船上无法动弹。我因为后背露在船舱外面,雨水狠狠地击打着后背,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记录下这一个险象环生的时刻,我用尽力气拿出广角镜头相机,颤抖着按下快门。

F:多年流连寺庙的原因是什么

张望:我为佛教僧侣对理想精神境界的孜孜追求和追求过程中体现出的超常意志力与巨大的牺牲精神所震撼……终于有一天我明白:因为我人生的价值观和心灵追求与佛教僧侣的圆满契合,因为他们种种感动我的人类美德,才是让我流连于佛门多年最深层的原因。

F:摄影界的巨大荣誉有没有给您带来生活上的变化

张望:我只是想做一名普通的摄影师,安静的拍照,记录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他的并不想太多,如果为了功名,当初也不会选择在寺庙中生活十来年这样的苦日子。从这种坚持来说,我觉得自己是一名孤独的行旅者,在起早摸黑、跋山涉水的摄影创作中,非常孤独,但是因为寄情于大自然中,怡情养性、陶冶情操而不去放弃世俗的金钱和功名。

往期大咖精选

秘境咖啡馆

每月只开业6天,还要翻山越岭1.5h

松阳

这个浙江偏僻的小县城,被预言是下一个莫干山!

北欧

北欧不只有宜家,这些家居店让你分分钟想安个家

台南

这间台南民宿只有两间房,却收录了60年光阴

自驾中国

如果你觉得生活越来越平淡,就该看看他们

杂志

对高颜值情侣环游了世界,玩出了一本高冷的旅行杂志

手艺人

一对神仙眷侣,花了4万8在山里爆改一栋房

建筑

这个日本建筑师,将40㎡奇葩蜗居改造成六口之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