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经连载世间的善男善女,到底该怎样修 [复制链接]

1#

心经讲记连载13——三、讲授正文(2)

甲二、(取舍经义)可分为二:一、以问答的方法而取舍;二、经佛认同而遣除疑心。

乙一、(以问答的方法而取舍)可分为二:一、提议疑义;二、答复。

丙一、(提议疑义):

时具寿舍利子,承佛能力,白圣者观自如菩萨摩诃萨曰:若善先生,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

得当佛陀入定的时辰,舍利子也在场,承蒙佛陀禅定威神之力的加持,他站起来双手合掌,尊敬地向观自如菩萨问道:“假使善先生指望修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那末,理当怎么修持般若波罗蜜多呢?”

时:得当此时。那时全部家属都在场,佛陀已入于甚深三摩地,而观世音菩萨在佛的加持下,也行持般若波罗蜜多,并照见五蕴皆空的时辰。

假使观世音菩萨自身没有照见五蕴皆空,就没有来由给舍利子讲授,是以,当咱们给他人讲经说法,特为是讲佛经时,确定要仔细这一点。

在古印度,除了龙猛菩萨、月称菩萨等一些量的班智达之外,依赖自身的聪颖来讲授佛经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但如今依赖自身的聪颖讲授佛经的高僧盛德却不成胜数。固然,有些高僧盛德所讲的佛经,咱们也很随喜赞扬,但有些法师连经文字面上的道理都不能讲授,也不参考前代盛德的注脚,不过随敷衍便地在念完一段经文后,就着手说一些尘世的话,好比自身曾经到那处怎么怎么,如此讲完一通以后,就算是一个颂词讲结束。这类传讲佛经的方法,在保守中是没有的。固然,如今有些场合曾经落空了讲佛经的保守,连传承都断了,是以佛经的诠释变得像尘世某些学塾授课相同为所欲为。如此用自身的别离念来说佛经,必定会与佛经自身的体例有很大的进出。

咱们在诠释佛经时,要尽管联合高僧盛德们的教言,假使没有这些教言,自身就要特殊仔细,假使有意没有讲授好佛经,是有很大错误的。固然,假使认为自身的懂得妥协释很好而有时中使自身的讲授没能合适经义,其错误就不是很大。

具寿舍利子:“具寿”是一种尊崇的称号。就像咱们屡次说的豪爽丈、大长老、龟龄者等等相同。

有些人认为舍利子是佛圆寂焚化金身时所形成的舍利,或许是大善常识圆寂荼毗时烧取的舍利。本来,这边的舍利子,是指以小乘阿罗汉抽象而显现的佛的十大门生之一的舍利子。由于舍利子的母亲叫舍利(意即鹙鹭),依据印度人的民风习惯,便依母亲的名字称他为舍利的儿子,即舍利子。(在藏地,这类称号方法只怕多,儿童小的时辰,用母亲或父亲的名字而称号其为某某之子。)

在反面的经文之中,观世音菩萨每一句答复的前方,都理当有一个揭示词——舍利子,你理当明了……好比,“舍利子,你理当明了,一起法都是色无别空,空无别色”;或许说,“舍利子,你理当明了,是诸法空相”等等。

讲到舍利子这个称呼,众人理当了知,古代大译师们将印度梵文的释教典范译成中文时,每每有五种不译:

第一种是密咒不译,如大悲咒、楞严咒、金刚萨垛百字明咒、观音心咒,以及《心经》中的咒语等等,因这些咒语牵涉的意义辽阔且深情难懂,因此不译;

第二种是多义不译,如佛陀的名字称为薄伽梵,而薄伽梵中有许多寓意,因此不译;

第三种是此方所无不译,即某些印度的土话或专出名词等在华夏没有能够直接取代的文句,是以不译,如梵文的阎浮提,就原素来当地按印度音翻译过来;又好比藏地的糌粑,在汉地没有,假使确定要翻译,译成面粉、白面、青稞粉等都不大适当,因此就直接按藏地的发音译为糌粑;

第四种是随顺习惯不译,也有人说是特定的人名、地名不译,好比舍利子,又好比释迦牟尼佛昔日宣说《楞伽经》的场合叫楞伽,故而称为《楞伽经》等(有些人名代表确定意义,好比藏文中的“扎西”示意祯祥,假使直接译成祯祥是能够的,但有些人名甚么意义也没有,就没法子意译,只可直接用音译);

第五种是因尊敬不译,也即为示意对所译目标独特尊崇而不译,好比释教中的“阿罗汉”、“菩提”等。

以上的五种不译中,有些词是因此中一种因为此不译,再有些词是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因为此不译。好比“般若”一词,其一是因多义而不译,由于般若的意义许多,是以无奈用一个诠表意义规模相对狭隘的“聪颖”来齐全表白其内含;另一个因为,则是因尊敬而不译,因此,在讲到《大般若》、《中般若》等时,就直接因袭“般若”这个词。

咱们在赏玩懂得时,要了知以上五种不译的习惯,不然偶然或者会难以懂得文章所表白的意义。一位学者也说过,由于当代没有一位公认的大译师,每小我在翻译的时辰,都依据各自的准则或懂得来操纵,进而致使有些人译出来的文章体例,假使没有独特讲授,只怕就惟独译者自身或某一个圈子内的人材明了。在当代释教典范的翻译流程中,不论是藏汉互译,照旧汉英互译等,这类题目都对比广泛,因此,咱们理当尽管懂得译和被译两边的国度或场合那时的保守和民风习惯,以便懂得译文的内在。

此经中的题目,是由舍利子向观世音菩萨提议的,由于寻常人无奈提议如此的题目。舍利子显现上固然是小乘阿罗汉,但许多经论都认为,他理论上是大乘菩萨,在佛门生中聪颖第一。

《心经》是《大般若经》的浓缩本,要紧宣说般若,开辟学人的大聪颖,是以惟独让聪颖第一的舍利子出头,本领与本经义旨符合,这就像宣说其余的一些经,好比《金刚经》时,佛会向门生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相同。由于没有确定的聪颖,就很难提议空性方面的甚深题目。

每每咱们在讲考时也很理会,若是自身没有确定的水准,就根基提不出真实牵涉到空性的难懂或犀利的题目。

承佛能力:承蒙佛的威德之力。纵使是小乘中聪颖第一的阿罗汉,也需求佛的加持和能力,本领提议大乘的甚深空性方面的题目。假使佛没有的确加持,纵使提议一个空性方面的难懂题目,也是相当坚苦的。

善先生:有些课本说,善先生是对观世音菩萨的称号,好比在共利言的译本内部,是将善先生讲授为观世音菩萨,说“善先生,倘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但有些课本认为,假使舍利子直呼观世音菩萨为善先生,就显得不太尊敬。藏地有些课本就否认这类说法,说理当是舍利子问观世音菩萨,“假使尘世上有善先生(善姑娘是省略的)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怎么修行?”

我认为这两种讲授均能够。并且,称号观世音菩萨为“善先生”,他理当不会发怒吧,由于他确切是个善先生嘛。不过,依据汉传释教的保守,观世音菩萨偶然因此女性的身份而显现的,假使称号女性为善先生,她或者会有些不愉快吧!

说一千,道一万,总而言之,这句话的道理即是:此时,蒙佛加持,舍利子向观世音菩萨提议一个题目:圣者观世音大菩萨,您依赖佛的加持力已照见五蕴皆空,但尘世许多的不幸众生想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倒是很坚苦的,假使尘世的善男善女真实想行持般若波罗蜜多,修习般若空性,究竟该怎么行持,怎么修习呢?(未完待续)

敬摘录《心经讲记》

《心经》为甚么由观世音菩萨来宣讲?

为甚么全部佛经的发端都有“如是我闻”?

《心经》之名,是怎么来的?

碰到大违缘,依赖《心经》的能力全数能够毁坏

玄奘巨匠所翻译的《心经》,是最有加持力的版本

为甚么《心经》的版本那末多?

先后十多种译本的《心经》,哪一版才是切确的?

想搞懂《心经》,这两本书是必学的!

能碰到《心经》,必然是有庞大福报的人

学到了这么殊胜的法,为甚么还没有开悟?

本是同志中人,何须斤斤争论、睚眦必报?

求发达、求法术……你学佛有这些目标吗?

听闻佛法的请求是很严刻的!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