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擦什么药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07/4304149.html北京公交站名的来历(83)红螺寺站
第三章以坛寺庙庵命名
26.红螺寺站
乘坐路、H04路、H57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怀柔县城北4公里红螺山南麓的红螺寺站点。
站名来历:红螺寺是著名的千年古刹、佛教圣地。
附近的主要人文景观:
●红螺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红螺寺原名大明寺,始建于公元年。当时,中国南方是“八王之乱”“五马渡江”后的东晋*权,北方正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统治之下。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权而引发的“窝里斗”,导火索则是由于丑女皇后贾南风干*弄权所引发。
所谓“八王”,指的是西晋皇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等八人,他们先后掌握或觊觎国家大权,又先后被杀或死于非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最终酿成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而“五马渡江”,是在“八王之乱”之后,西晋宗室——司马氏的五位王爷琅琊王、汝南王、西阳王、南顿王、彭城王为躲避战乱而南渡长江,世族、百姓也纷纷南迁。
“五马渡江去,一马变为龙。”公元年,琅琊王、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康(今南京),偏安一隅,史称东晋。
这么一来,“无主”的北方中原地区沦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混斗、劫夺的战场,割据*权相继建立,而每一次*权的建立或更迭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仇杀、血洗,加上灾荒疾疫,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五胡乱华”,也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
“五胡”,指的是五个内迁到*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即匈奴、鲜卑、羯、氐、羌。
而“十六国”,则是主要由这五个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的*权,即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
“五胡乱华”,造成了无休无止的战乱,繁重的赋役、兵役,千古罕见的大饥荒,使无数民众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用智者的话说,当人们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时,往往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
与此同时,割据*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们面对汉族民众的反抗,也迫切希望用一种超越民族界限的宗教来辅佐其*事统治,御民安邦。此前,秦陇一带的氐、羌族,在西晋时期就已经普遍信奉佛教。
在这种形势下,主张“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佛教不仅为受苦而绝望的汉族百姓提供了心灵上的慰藉,其“业报轮回、因果循环”等教理也迎合了统治者的御民需要。
由此,北方十六国的*权大多扶植佛教,使佛教信仰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
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年),时年79岁的西域高僧佛图澄来中国传教。据《高僧传》记载,他是一位精通咒术、了悟禅机,能够洞察过去、预知未来的神通广大的高僧。
佛图澄受到后赵皇帝石勒、石虎叔侄的厚待。他在后赵国的境内弘法授徒30多年,先后兴建寺院所,红螺寺就是其中之一。
据导游介绍,东晋咸康四年,佛图澄跟随后赵国的石勒、石虎北征段氏鲜卑时,来到渔阳城(今怀柔地区)。
一天,佛图澄发现红螺山的山形上部犹如一只舞动双翅的大鹏金翅鸟,下部有佛祖成道时的触地印瑞像,感觉此山暗契圣教,于是当年就在此创建了大明寺(今红螺寺)。
有资料称,佛图澄是经上层统治者正式批准在中国培养佛教弟子的第一人,享年岁。
多年以来,红螺寺一直是佛教圣地。
从后赵的两位皇帝到清朝的多位皇帝,每个朝代的皇室都与红螺寺有着密切的关系,历代多有扩建、修缮,使之成为中国北方佛教的发祥地和最大的佛教丛林。
明朝正统年间,英宗皇帝朱祁镇来此寺降香,见佛顶放光,认为是护国赐福的祥瑞之像,龙颜大悦,赐名为护国资福禅寺。
不过,尽管是皇帝赐了名,但由于有两位红螺仙女的美丽传说,这座寺院的俗称“红螺寺”更是闻名遐迩。
相传玉皇大帝的两位公主下凡人间,见这里景色优美,就想在此生活。于是,她们白天化做人身与寺中僧人一道礼佛诵经,夜晚变成红螺生活在放生池中,暗中保佑着寺庙和当地百姓。当地风调雨顺、林茂粮丰。
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女儿的去向,让她俩立即返回天宫。当地百姓为了感恩,把两位仙女待过的寺庙称为“红螺寺”。
今尚存在寺院中的一口“天启大铜钟”,是明熹宗朱由校皇帝于天启五年(公元年)赐给红螺寺的。
清末,慈禧太后也曾经朝拜过红螺寺,写了“福”“寿”两个大字挂在寺院东跨院的客堂中。她回宫后不久,又差人送来了四扇玉屏风、九曲莲花灯两件重宝。
据说,这座寺院的历届住持大多是皇家派来的,佛法超凡的高僧频出,如金代的佛觉禅师、元代的云山禅师等。
清朝嘉庆五年,际醒(梦东)大师在红螺寺创建了净土道场,弘扬净土法门,寺院香火更加旺盛。他70岁时圆寂于寺内,遗体火化后获得舍利子百余粒,葬于西墙外塔院的舍利塔下。
光绪年间,印光僧人来红螺寺修学净土法门后,又去普陀山创建了净土道场,所以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红螺寺北靠红螺山,南临红螺湖,前有凤凰山为屏,青龙山与白虎岗峙立在东西两侧。整个寺院掩映在千亩林海之中,构成了一幅“深山藏古寺”的景观,历来以古、奇、雄、秀、幽著称。
依山势而建的红螺寺占地百亩,坐北朝南,布局严谨,结构对称。
走近红螺寺大门,上书“京北巨刹”的楼牌就会映入眼帘。穿过牌楼,过了检票口,是红螺寺“三绝景”之一的“御竹林”。竹林郁郁葱葱,其间小路蜿蜒曲折,景色幽雅。
史载,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年),康熙皇帝来到红螺寺,看到这片翠绿的竹林时,非常喜爱。临走时,康熙皇帝叮嘱寺内的僧人和当地的官员,让他们好好保护这片竹林,以便他常来观赏。
于是乎,此后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
穿过竹林和放生池,就可以看到红螺寺山门了。继续往前走,进入寺院内的第一重殿——天王殿(亦称护法殿、弥勒殿)。天王殿正对着的是大雄宝殿,供奉着横三世佛。
西侧殿为祖师殿,供奉净土宗的最后两位祖师际醒(彻悟)和印光。这两位大师都曾经在红螺寺讲经说法。
红螺寺的“三绝景”之一的雌雄银杏,就在大雄宝殿与祖师殿之间。两棵银杏的树龄在年以上,东雌西雄。雄树开花不结果,雌树结果不开花。围栏上系满了同心锁和写满祝福语的飘带。
每逢秋季,金*的叶子满树都是,树上树下金*一片。
穿过大雄宝殿,迎面是红螺寺的主供佛殿——三圣殿,殿内供奉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两边墙上是二十诸天护法神的壁画。
西侧是达摩殿,东侧是千手观音殿和珈蓝殿。
紫藤寄松也是“三绝景”之一,这是由一棵平顶松和两株藤萝构成的。虽然俗话说“藤缠松,松难生”,而红螺寺中的松藤却和睦相处了多年,相亲如初。
红螺寺的御竹林、银杏树和紫藤寄松“三绝景”,声名远扬,广为人知。
其实,这座千年古刹内还有三件珍贵文物留传至今,被誉为“镇寺之宝”:明代匾额、天启铜钟和清代际醒祖师舍利。
如今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红螺寺景区,从年开始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逐步修复和新建了殿堂、五百罗汉园、观音寺等,还大量植树栽花,绿化美化环境。
同时,投巨资在红螺山西侧复建了山西庵、三皇庙、朝阳寺、天溪庵、圣泉山观音寺等五处红螺寺下院,并融入了儒、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使红螺寺佛教文化有了补充和延伸。
佛、儒、道三教合一,形成了红螺寺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内涵。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源自网络,由衷感谢摄影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