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僧传2竺法兰尊者与四十二章经 [复制链接]

1#
高僧传卷第一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
  译经上摄摩腾一竺法兰二安清三支楼迦谶四昙柯迦罗五康僧会六维祇难七竺昙摩罗刹八帛远九帛尸梨密十僧伽跋澄十一昙摩难提十二僧伽提婆十三竺佛念十四昙摩耶舍十五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雒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愔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余言。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既至雒阳。明帝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又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朔言有征。信者甚众。兰后卒于雒阳。春秋六十余矣。竺法兰是中印度人,自述诵读经书几万章,他是印度许多学者的师父。当时汉朝使者蔡愔已经到了印度,法兰与摩腾共同决定游化四方,便一块儿跟随汉朝使者来中国,因为他的学生想留下师父舍不得,他便秘密起程来到中国。到达洛阳后,与摄摩腾住在一起。年轻的时候他就通晓汉语,蔡愔从西域带来许多经书,他就动手翻译。他翻译的经书有《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四十二章经》等五部。在都城迁移与贼寇作乱的时候,有四部丢失,未见在江东流传。唯独《四十二章经》至今仍在,约有两千余字,是中国现存的经书中最早的一部汉译佛教经典。蔡愔还从西域带回一幅释迦牟尼倚坐着的画像,是优田王旃檀像师第四所绘,画像带到洛阳后,汉明帝便让画师摹仿制作,安置在清凉台里和显节陵上,旧有的画像已经不存在了。过去汉武帝在昆明湖底得到了黑灰,问东方朔,东方朔说可以询问西域僧人法兰。后来法兰僧人来到了洛阳,人们都追问他,法兰说:“在世界的尽头,被劫火烧穿了,这黑灰就是被烧穿处的灰烬。”东方朔当年所说的话被验证了,相信的人特别多。法兰后来在洛阳圆寂,享年六十余岁。来自丝绸之路的高僧故事相传迦叶摩腾等人带来的佛像,是优填王造的第四个佛像。形貌与汉明帝梦中的金人一般无二。明帝见后十分高兴,下令把佛像安放在南宫清凉台供养,佛经则收藏在兰台石室里,两位沙门住在招待外国人的鸿胪寺中。第二年,明帝又下诏书,令在城西雍门外建造精舍,作为两位梵僧居住、译经的场所,其遗迹就是现在洛阳市的白马寺——中国的第一座佛寺。他们带来的梵本经典,依历史的记载,有六十万言,就是六十万字,是很多很多的。第一部翻译的经典,就是《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两位法师共同翻译出来的。将佛法传入中原的这两位高僧,除了《四十二章经》之外,还在五台山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据说二人来到五台山,发现此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释迦牟尼佛修行的灵鹫山十分相似,他们以神通发现此地为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之地,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便决定在此建寺,汉明帝刘庄为其赐名为大孚灵鹫寺,开皇帝下诏建寺之首,即现在的显通寺,是史载白马寺之后修建最早的佛寺,之后,五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或下诏建庙,或割税养僧,或赠钱帛经藏,或赐匾额诗文,或亲自巡幸,使五台山香火旺盛,成为中国佛教名山,至今,置身佛塔摩天殿宇巍峨寺庙鳞次栉比的五台圣地,我们不得不感叹两千年前两位高僧的法眼。《高僧传》将摄摩腾和竺法兰列在第一章。被尊为中国佛教鼻祖的两位高僧,就安眠在洛阳白马寺。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摄摩腾圆寂并安葬于白马寺,墓碑前写着“汉启道圆寂通摩腾大师墓”,而竺法兰的墓葬与摄摩腾东西相对,碑文为“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每天,络绎不绝的游人在寺内穿梭,在墓前徘徊,也许两位高僧在西天佛国能够感知,继他们之后,有无数的僧人为宏扬佛法来到东土,也有中原的僧人为求取真经而踏上漫漫西行之路,他们传入的佛法,与儒家文化与道教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正被开辟为一条沟通世界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丝绸之路。

往期文章回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