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国记法显大师生平简介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808.html

《佛国记》是东晋高僧法显所撰写的记述其西行至天竺求取佛教经律文本并且返归中土的艰难历程的一部名著。

《佛国记》以自己西行的历程为线索,以西域以及天竺佛教为记述主体,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五世纪初中亚、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治、宗教、风俗习惯、经济状况以及地理情况。

由于作者写作态度严谨,言必依实,所以,极受中外史学界的重视,是研究古代南亚史、中亚史、佛教史、中外关系史以及历史地理学的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

《佛国记》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它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法显不畏艰险、舍生求法的精神,不光鼓舞了历代的佛教信徒,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一种象征。

法显大师生平简介

法显,俗姓龚,兄弟四人,其中三位兄长都是童年丧亡,其父恐此祸殃及法显,在法显三岁时就将其送至寺院度为沙弥。后来,法显曾经被接回家几年,病笃欲死。但只要送还寺院,几天后病便痊愈。法显便不再愿意回家而长住寺院,其母想见之而不能遂愿,只得站立于屋外凝视法显。法显十岁时,其父亲病逝。法显的叔父以其母寡居,逼迫法显还俗,法显不从。法显对其叔父说:“我本来就不是因为有父而出家,只是想远尘离俗,才入道耳。”叔父以为其说有理,遂听任其出家为沙弥。不久,法显之母丧亡。法显回家办理完丧事,仍然回到寺院。

法显在做沙弥时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勇敢和凛凛正气。有一次,法显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当时有饥贼欲夺其谷。其它沙弥都跑开了,唯法显纹丝不动。法显对劫贼说:“如果你们需要稻谷,就随便拿取吧!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正是你们昔日不做布施,因此在现世才会陷入饥饿贫困状态。现在你们又实施抢劫,来世恐怕要遭受更多的苦难。我是因为替你们担忧,才告诉你们这些的。”法显说完这一席话,就转身离开了。劫贼被法显的劝告所打动,竟然放弃抢劫,空手离开了。当时在场的几百僧人无不佩服法显的气概。

法显年二十,受具足大戒,成为正式的僧人。

法显的早期经历,留存的文献甚少,难于尽知。从《出三藏记集》等所载的本传中,仅仅知道法显早期大概住锡于自己的家乡平阳郡的寺院中,后来又来到了长安。

法显在长安十余年,萌生了西行至天竺求取戒律文本的弘愿,并且结交了四位志同道合的同伴。于是,在后秦弘始元年,即公元年,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至东晋义熙八年(公元年)七月十四日抵达长广郡(即今山东省崂山县北),历时十五个年头。

从天竺、师子国归来的当年七月末,法显应兖、青州刺史刘道怜的邀请,到彭城居住,并且在彭城度过了义熙九年(公元年)的夏坐。而此年春天,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与宝云一起,随刘裕从江陵到达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住于道场寺。七月底或八月初,法显南下至建康,在宝云等人的协助下,开始翻译经律。在建康,法显并且将其西行经历写了下来,这就是后来所称的《佛国记》。

法显在京师建康数年,共译出经律六部七十三卷。但是,这只是法显从天竺、师子国带回的经律文本的一部分。

大概在东晋元熙元年,法显离开京师建康,最后到达江陵,住锡于新寺。

在江陵新寺住锡未久,法显就圆寂了,终年八十二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