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虚云u0001老u000 [复制链接]

1#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虚云老和尚是近代中国佛教界泰斗,世寿岁。

临圆寂前,他看着前来探望的弟子们,感慨地说:

"我修行八十载,才明白放下二字藏着大智慧。"

这位修行几近一个世纪的高僧,为何到生命最后时刻还在谈"放下"?

这"放下"二字,究竟暗藏着什么惊人的玄机?

话说年,农历九月,云门寺内秋风送爽。

这一天,虚云老和尚安详地躺在寮房简陋的木板床上,周围围满了前来探望的弟子。

老和尚面容清瘦,但目光炯炯有神,一如既往地透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

大家都知道,老和尚已到了弥留之际。

一位年轻的比丘忍不住流下眼泪:

"师父,您老人家修行八十余载,证得大智慧,可有什么要教导我们的?"

老和尚微微一笑:

"你说我修行八十载,证得大智慧?"

这位比丘连忙点头:

"是啊!师父您拜过五台山文殊菩萨,朝礼过普陀山观音菩萨,还在峨眉山礼过普贤菩萨。

您三步一拜走遍名山大川,苦行数十载,不知点化了多少迷途众生。

您的智慧,弟子们望尘莫及啊!"

虚云老和尚听了,轻轻摇头:

"你说得不对,我修行这么多年,最后才明白,就是两个字最重要。"

"是哪两个字?"弟子们都竖起耳朵。

"放下。"

老和尚说完,闭上眼睛。

弟子们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

一位年长的弟子小声问:

"师父,您说的放下,是让我们放下一切俗事,一心向道吗?"

老和尚睁开眼睛:"你们且听我讲个故事。"

多年前,有个富商来见我。

他说自己生意做得很大,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想请教如何修行。

我问他:"你做生意的时候,心里想些什么?"

他说:"想着怎么赚更多钱,怎么开更多店铺,怎么超过竞争对手。"

我又问:"那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想些什么?"

他说:"想着明天要谈的生意,想着欠债的人什么时候还钱,想着怎么才能赚得更多。"

我说:"你连睡觉都放不下这些,如何修行?"

富商听了,恍然大悟:

"大师说得对,我整天被这些事情困扰,心里哪有空间来修行?"

我告诉他:

"不是让你不做生意,而是做生意的时候好好做生意,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这就是修行。"

讲到这里,虚云老和尚停顿了一下,看着周围的弟子们:

"你们觉得这个富商明白了吗?"

有个年轻弟子说:

"明白了吧?师父您教他放下执着,不要让俗事缠身。"

老和尚笑了:

"过了几个月,这个富商又来见我。他说按我说的做了,生意上的事情做完就不想,睡觉时也不胡思乱想了。

但他发现一个新问题,他开始记着自己放下了多少东西,数着自己修行的功德。"

弟子们听到这里,都笑了。

老和尚接着说:

"我问他:你这不是换了一种执着吗?放下的时候,连放下也要放下。"

一位弟子若有所思:

"师父,您是说我们连修行也不要执着?"

老和尚点点头:

"你们看过挑水的人吗?挑起水桶的时候,要用力;放下水桶的时候,也要用力。放下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门功夫。"

这时,一阵秋风吹进寮房,带来一片树叶,轻轻落在老和尚的床前。

老和尚指着那片树叶说:"你们看,树叶飘落的时候,可曾犹豫过?春天该发芽时就发芽,秋天该落叶时就落叶,多自在!"

弟子们似懂非懂。

老和尚又说:

"我这一生,拜过很多名山,见过很多高僧,经历过种种苦难。

年轻时,我以为放下就是离开家人,离开繁华,到深山里去修行。

后来我发现,身在深山,心却还在红尘里打转。"

一位弟子问道:

"师父,您后来是怎么真正明白放下的道理的?"

老和尚的目光变得深邃,他说:

"那是一个雪夜,我在山洞里打坐,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这件事很简单,但用了我大半生才搞明白。"

虚云老和尚缓缓说道:

剩余47%未读最低0.63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