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冬月
编者按:
民国时期,佛门有四大高僧,分别为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太虚法师。四人之德高望重为海内外所公认,且皆以大半生之光阴操持苦修、传道布教。其功德无量,令世人传颂。
在他的生命里,无论是名为李叔同的青年时期,还是法号弘一的后半生,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精彩”。
在他还是李叔同的日子,他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的通才和奇才——不仅是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艺术引入中国的先驱者,而且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对中华文化各个领域无一不晓、无一不精。林语堂曾说,李叔同是我们的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当他化身弘一法师之后,他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将中断了七百多年的律宗发扬光大,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同为四大高僧之一的太虚大师为他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这样一位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精彩的人,值得东方文化铭记。
俗家姓名“李叔同”
年(光绪六年庚辰)10月23日,天津盐商巨富李世珍喜获第三子,他为之取名文涛,字叔同。作为同治四年进士的李世珍家学渊源、又是晚清著名的藏书家,他自然对儿子有诸多期望,但他仍然不会想到,这个儿子日后会成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家。
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成为李叔同少年时最重要的事。
从李叔同六岁起,年长12岁的哥哥李文熙就开始督促他用功读书,同时学习日常礼仪。李文熙为人严谨、督教甚严,不仅日常功课不得马虎,应对进退也不能稍越礼仪。李叔同小小年纪便受到如此严格的教育,显然会压抑他的少年心性,但那是时代的通病;同时,在生活学习中也养成了严肃认真的习惯,他日后的成就,与此受益匪浅。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叔同7岁学《百孝图》《格言联璧》;8岁拜常云庄先生为师,攻读《四书》《毛诗》《左传》《尔雅》,同时学习书法、金石技艺;13岁始习训诂之学,攻各朝书法,书名初闻于乡。15岁读《左传》《汉史精华录》,诵有佳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李叔同(左)与兄在天津居所下围棋。
在李叔同被困在书房的时光,外面世界正值中国历史上第二次“西学东渐”,为拯救腐朽的大清,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正在奔走呼号,向西方学习。
年少的李叔同正是在这个阶段,对那些经世济国的大学问不再热衷,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内心“反叛”的种子逐渐萌芽。
起初,他的目光被戏曲所吸引。对艺术超高的天赋让他很快地容身其中,甚至能客串某个角色,而且在这里他还遇到了自己的初恋,津门最出众的坤伶杨翠喜。这时候,可谓是戏园内外皆成佳剧——两人台上交流唱腔与身段,台下情投意合,才情与丽色相得益彰。可惜,两人因门第之差最终成为各自的过客。
津门最出众的坤伶杨翠喜
之后,年仅18岁的李叔同奉母亲之命,娶茶商之女俞氏为妻。也许是因为失恋,也许是包办婚姻的不快,有钱任性的他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开始学习音乐和作曲。这一学竟学出个音乐家来,要知道,李叔同不仅是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在国内推广钢琴的人。
在李叔同醉心于音乐的同时,天下又遭逢巨变。
那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维新变法,给清王朝来了一剂强心针。一向关心国事、憧憬未来又厌恶旧制度的李叔同,对这场变革感到很兴奋,不仅积极鼓吹,还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吾师”的印章,以示对变法的支持。
不想,百日维新很快失败,六君子殉难,康、梁逃亡海外……天津的街头巷尾都哄传李叔同是康、梁同党。为了避祸,他带着母亲、妻子,迁居上海。由于李家在上海有钱庄,李叔同作为少东家,手头相当阔绰,他以富家公子身份,与沪上名流交往,摇身一变,开始过上了文人雅士的日子。
李叔同先是加入“城南文社”,以《拟宋玉小言赋》名列文社月会第一,名动上海滩;后与许幻园、袁希濂、蔡小香、张小楼四人结下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在许幻园家中的“城南草堂”,天涯五友每天吟诗唱和,畅叙幽情,好不快意。
“天涯五友”的合影(李叔同、张小楼、袁希濂、蔡小香、许幻园)
为光耀门楣,李叔同又考取了南洋公学班,准备跻身仕途。在蔡元培先生引导下,李叔同英文水平日渐提高,最终和太田政弘等人合著《国际私法》,并翻译了各种国际公权与私权等法学译著。
多年以后,李叔同回忆起这段时光时坦言,这五六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那首脍炙人口的《送别》就是他泪别友人许幻园,随后依照西洋曲调、谱以新词而成的。
年,母亲的过世打断了李叔同的快意人生。26岁的他东渡日本,开始留学生涯。在日本这些年,学习音乐和绘画是他的主业;这些年,让他的身份再次转变。他不仅拉开了中国人演话剧的序幕,还成为了中国油画之鼻祖。
李叔同自画像
周恩来总理曾对曹禺说:你们将来如要编写《中国话剧史》,不要忘记天津的李叔同,即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他是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来的先驱。
散文家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中这样描述:李叔同,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又以音乐绘画,刷新故国视听。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脚下走出婉约清丽一途。
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女扮男装,扮演《茶花女》的剧照。
年,32岁的李叔同携日本妻子回国,之后的数年可以用疯狂“跳槽”来形容:年,在上海当老师、做编辑;年,发行《白阳》杂志,亲手书写石印。年,加入西泠印社,与吴昌硕时有往来,从事金石研究与创作。年,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员……其时,正值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时代的宽容,思想的解放,不仅让李叔同培养出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国画大师潘天寿等一众艺术家。同时也是民国文人、学者、大师频出的契机,正是那些被压抑了很多年的人们肆意挥洒生命力的难得时光。
这一切直到年,“一代俊彦转眼变为苦行佛陀。娇妻幼子,弃之不见,琴弦俱断,彩色尽倾,只换得芒鞋破钵、黄卷青灯。李叔同失落了,飘然走出一位弘一法师,千古佛门又一传灯人。”(余秋雨《文化苦旅》)
佛门法号“弘一”
年的冬天,从好友夏丏尊处得知“断食”一说后,李叔同偷偷地跑到虎跑寺尝试了三周的断食。之后,他说,“自己觉得脱胎换骨过了,因此用老子‘能婴儿乎’一语的语意,又给自己起了个新的名字,叫李婴。”
谁都无法想象,之后日子里,李叔同真的将尘世间的俗念逐一交割,终于在后年(年)春节拜了悟和尚为其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农历七月十三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
电影《一轮明月》中,李叔同与日本妻子离别的情景。
他的出家似乎有迹可循。
据说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在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人们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而且,他的父母都笃信佛教,他的大娘(李世珍的大姨太)郭氏也是虔诚的佛教徒,李叔同跟她学会了念诵《大悲咒》《往生咒》。他的长嫂也信佛,亦曾教他背诵佛经。而且,他那五光十色的上半生,让其体验了红尘世界的各种快乐与困苦,但他似乎每次都能迅速抽离——可谓之,放下自在。
而且,因果对应着李叔同与弘一法师,前半生的富足对应着后半生的艰苦;前半生的百花齐放般“炫耀”生命对应后半生纯粹的佛心修持;前半生数段红尘姻缘对应后半生一人天地……他的人生见证着因果,冥冥中似乎是一种宿命。
弘一法师书法《放下》
此外,慈悲之心,是李叔同生而有之的特质。
在还未出家之前,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中,每次坐木藤椅时总要摇摇才下座。丰子恺起初好奇但不好发问,但见他多次如此,就开口问他为何这样。李叔同答道,这个木藤椅可能会有小虫,这样摇摇后这些小生命就跑开了,坐下去后不至于杀生。
弘一法师出家后,徐悲鸿曾多次进山看望。一次,徐悲鸿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发出新嫩的绿芽,很纳闷,便对法师说:“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一位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起死回生。”弘一法师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
弘一法师与学生刘质平、丰子恺的合影。
佛陀虽然慈悲为怀,亦有金刚之怒。
抗日战争爆发后,弘一法师听闻各地战乱,对日军侵华极为愤慨:“吾人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能无愧于心乎?”于是,他每次开讲佛典都会挂起一条横幅,上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并加跋语说:“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
作为一个在尘世间,对待任何事情,除非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人来说,他的出家更是佛学之幸事。
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四处奔走、著书说法、实践躬行。著名的佛教学者林子青概括说:“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可以窥见其用心之一斑。”
据载,中国佛教律学,有四大律,即《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为弘扬律学,弘一法师穷研《四分律》,花了4年时间,著成《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此书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合为精心撰述的两大名著。
《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弘一法师著
有僧人回忆,在寺庙里每次见到弘一法师,他始终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像深潭的水,不起一丝波澜。作家张爱玲则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最终,弘一法师多年苦修,以强大的毅力重兴律宗,弘扬佛法,自己也被尊为律宗十一世祖,与虚云、太虚、印光大师并称为“民国四大高僧”。
很多年以后,一个18岁的少年爬进开元寺摘花,遇见了树下的弘一法师。法师没有因少年的口无遮拦而愠怒,反觉得他的直率与单纯难能可贵,给少年讲授了一些美术知识,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不久之后,法师圆寂,写下“悲欣交集”四字,是为绝笔。据说他还给少年留下一卷书法条幅,上面写的是: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
那个少年,叫黄永玉。
弘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