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驻锡广西合浦东山寺的六祖法嗣——本净禅师(上)
吴孝斌
摘要:唐代本净禅师为六祖惠能的法嗣,曾经驻锡于广西合浦东山寺,且受皇帝诏请,成为南禅进京辩论第一人,但历年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鲜有研究。本文以现有史料为依据对其人生历程进行分析,且认为《绣像搜神记》记载的本净禅师或是同一人,其行为及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唐代六祖惠能(亦称慧能)的法嗣本净禅师,因长期驻锡在太湖县司空山,并于此山圆寂,故史称之为司空山本净禅师或司空本净禅师,敕谥大晓禅师。但世人对之研究相对较少,其人生历程及影响仍有持于进一步挖掘。
《祖堂集》之载
一、关于本净禅师的籍贯及生卒年龄
本净禅师,俗姓张,其籍贯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绛州人”,即今山西省新绛县,此说见于《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等诸多典籍。另一说为“东平人”,此说见于《宋高僧传》卷八,“东平”在古代多指今山东省泰安市的东平县;也有研究者认为是福建松溪县旧县乡,如黄凯(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认为:“本净禅师少年时武则天当政,这一时期六祖慧能主要在曹溪一带弘法,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本净禅师从福建东平到广东曹溪跟随六祖慧能学法,这一推论当更为可信。因此,本净禅师的出生地应当在古东平,即今福建省松溪县。”但依《祖堂集》等多数典籍的记载,其应为“绛州人”。
《景德传灯录》之载
本净禅师的生卒时间也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是《景德传灯录》卷五“司空本净”记载:“上元二年五月五日归寂”;《宋高僧传》亦记载:“以上元二年五月五日归寂,寿龄九十五”;后世典籍都引此记。二是《祖堂集》卷三“司空山本净”记载:“师上元三年五月五日迁化,春秋九十五。”两种记载相差1年,但寿龄记载相同,都是95岁。但在历史上唐肃宗时期无“上元三年”之说,公元年时已为唐宝应元年,故本净禅师的圆寂日应是唐上元二年()五月五日。因此可以确定:本净禅师生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卒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二、本净禅师曾经驻锡于广西合浦东山寺
广西合浦县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属合浦郡辖县。唐武德四年(年),合浦郡改置越州;贞观八年(年)改越州为廉州,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属广东或广西的辖区。
合浦东山寺(网络图片)
合浦东山寺,原称灵觉寺。秦汉时期南越王赵佗曾驻军合浦,设行宫于此,三国时期因战乱行宫被毁,晋时在行宫地建灵觉寺。崇祯《廉州府志》([明]张国经修,郑抱素纂)载:“东山寺,在府治东一里,即南越昌符间所建灵觉寺故址,年久圯坏。万历二十九年本府重修焕然,圆觉堂即东山寺之前堂,万历二十九年本府同知涂巍鼎建。”民国古籍《珠官脞录》载:“东山寺即古灵觉寺,为安南国王李日尊所建,寺内大雄殿楼头绘一虎,相传夜半虎下拜佛,今观石上虎迹宛然。”
崇祯《廉州府志》之载
东山寺历经数次废修,明朝经历了永乐十年()和十七年()、万历二十九年()三次大修,清朝经历了康熙、咸丰、同治共四次重修。“文革”中东山寺尽毁,后于年、年、年逐步重建完形。
本净禅师曾经驻锡在合浦东山寺见于《广东府志》及《廉州府志》。
清康熙《广东通志》卷之二十六《仙释·廉州府》载:“唐本净禅师,绛州人,姓张。幼性披缁。于曹溪之室受记。隶司空山无相寺。后住静廉之东山寺。天宝三年遇中使杨光庭问佛道,本净邰之,泣以请,乃开示曰:‘天使为求佛耶?即心是佛。问道耶?无心是道。’后问,本净曰:‘佛因心悟,若悟无心,佛亦不有,道本无心,若了无心,即名大道。’光庭作礼信受,后诏至京,召两街名僧与阐扬佛理。上元二年归寺寂,谥大晓禅师。”
清康熙《廉州府志》卷之十四《外纪志仙释》:“唐本净禅师,绛州人,姓张。幼披缁,受偈于曹溪之室,隶司空山无相寺。后住廉之东山寺。天宝三年中使杨光庭会,作礼信受佛道之问。后诏至京,召两街名僧与阐扬佛理。上元二年归寺寂,谥大晓禅师。”
清乾隆《廉州府志》之载
清乾隆《廉州府志》(周硕勋修,王家宪纂)卷之十六《人物·仙释》“本净禅师,绛州人,姓张。幼披缁,受偈于曹溪之室,隶司空山无相寺。后挂锡廉郡东山寺。通徹佛法。唐天宝三年中使杨光庭优礼之。后诏至京,恬洎无欲,得免安禄山之难。上元二年乞骸骨回寺死,赠大晓禅师。”
以上“于曹溪之室受记”“受偈于曹溪之室”、“住静廉之东山寺”“住廉之东山寺”挂锡廉郡东山寺”这些古志之载都充分说明了作为六祖惠能弟子的本净禅师曾住锡于合浦东山寺传播曹溪禅法。至于他是在离开六祖大师之后、去安徽司空山之前?或者是先去安徽庆岳司空山,尔后才到合浦东山寺?此两种可能性都有,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三、司空山隐修,为杨光庭讲法
司空山位于今安徽省岳西县城西南70公里冶溪镇、店前镇两镇境内。相传战国时期有位叫淳于氏的高官,此人官居司空,一生为官清正,后隐居此山,故得名“司空山”。山上有二祖寺(又名无相寺),当年禅宗二祖神光慧曾隐居此山,并在此传法给三祖僧璨。本净禅师追先祖遗风,曾长期驻锡于司空山,与山水相伴,潜心修行,不为世人所知。
司空山二祖寺(网络图片)
司空山海拔米,方圆35平方公里,山势奇特,山水奇秀,有许多珍贵的药材,常春藤即是其一。常春藤,又有恒春藤、薜荔、土鼓藤、千岁虆等诸多称谓,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解毒等功效,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的特效药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