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活了120岁的虚云法师,圆寂之前的1个 [复制链接]

1#

引言

众所周知,佛教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两汉时期传入我国,可以说佛教在我国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在中国,佛法分为不同的派别,但都主张人要正视人生中的苦难,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佛教中人是否都是清心寡欲,不谙世事的呢?其实非全都这样,真正的得道高僧,不仅怀有一颗对天下苦难的悲悯之心,而且对世间的一切罪恶行为是坚决抵制的。

01

在近现代,有这样一位百岁的老人,他不仅是一位在佛法上有深远造诣的得道高僧,同时也是一位不畏强敌、英勇保卫国家和同胞的抗日战士。这位便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第1位担任佛教会长的萧古岩,法号为虚云,世人尊称他为“虚云法师”,还被誉为“中国第一高僧”。

虚云法师出生于年,于年圆寂。这位得道老者经历了两个世纪,见证了清朝的的衰败,看到了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亲身经历了各种战争,也曾亲眼目睹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诞生,活到了岁的虚云法师已经成为一个历经风雨、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他在岁生命终结的时候,他只留下了一句遗言,总结后只有一个字——“戒”。这个字成为了萧古岩最后的遗言,没有人能真正参透这个包含了一生总结的佛法精髓的具体含义,但是,我们也许可以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来一窥究竟。

02

据了解,虚云法师出生于福建泉州,家境较为殷实,出生之后,母亲就去世了,他又是父亲年近40岁才生下的孩子,于是对他百般爱护,用心培养,希望他能成为考个秀才。可是,虚云法师在小时候刚接触到佛经,就展现了非凡的兴趣和天赋,对功名利禄毫不感兴趣。这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自有指引。

在17岁,虚云法师外出云游之后,在涌泉寺剃度出家了,至此,他开始系统地学习佛经。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抱着这样一个想法,不久之后虚云法师离开涌泉寺,去往各地的寺庙学习佛法,这让他受益良多。

03

清朝末期,由于慈禧太后希望得到一位有威望的高僧保护,所以虚云有幸曾和这些晚清的皇室贵族们一起逃难。在来到长安之后,虚云法师看到当地饿殍遍野,许多百姓险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于是便向太后谏言,认为要当地富商应当开粮放仓,减少无辜人员的伤亡。然而,当时慈禧太后等人本就自身难保,还需要依靠富商养活,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人呢?

虽然慈禧太后许给虚云法师高官厚禄,可对于清朝的昏庸腐朽的做法,虚云感到非常失望,便独自去往了终南山修行。修行过程中,虚云经常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举个例子:冬日里山上的气温十分寒冷,虚云曾在为自己煮芋头时,因为思考得太过认真,以至于朋友来找他的时候,才发现芋头已经发霉并且结冰。

在终南山修行结束后,虚云法师悟到了“出世即入世”,要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于是,从此开启了一名高僧独有的“抗战之路”。

此后,虚云法师以家国为怀,带领全寺庙为百姓祈福,同时也在为日后随时可以动乱的时局做准备,缩减寺庙的开支,还组织募捐活动,同时培养一批武僧,以备国家的不时之需。

在抗战打响之后,虚云法师经常组织武僧们在战场救助受伤百姓和*人,与此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威望,在日*那里解救了云门一带被抓获的百姓,也保护了自己所处寺庙及周围村庄百姓的性命。

起初,日*只答应不伤害虚云法师所在地区和村庄,但是,拒绝释放被关押的无辜百姓,虚云法师在多次求见无果后,在敌*司令部门口跪下了,年满岁的高僧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日本*中流言四起,眼看*心不稳,日*上级人员只得下令释放当地被关押的百姓。

虽然虚云法师所在的云门一带暂时得到了保护,但是,其他地区仍战火纷飞,逃难的民众数不胜数,虚云法师自发组织施粥,分发食物,救助百姓。虽然有一百多岁的高龄,却仍然是铁骨铮铮中华好男儿。

结语

虚云法师所处乱世之中,却因心中有佛法,心中有大爱,才会在众人危机之时,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哪怕自己受尽欺辱,也要以天下为己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将爱心传递,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更温暖的人间天堂,如果将暴力传递,我们每一个人收获的是愤怒或恐惧,那么,整个世界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珍惜和平,将爱传递。所以,虚云法师的遗言“戒”字,意味着戒憎恶、戒贪婪、戒仇恨。希望大家可以珍惜现如今的幸福生活,好好珍惜这一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