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X1湖州德清竹林斋饭僧人下棋清代旧屋 [复制链接]

1#

年,冬至前三天,种种机缘巧合下,和朋友在湖州德州里云山的竹林禅寺住了两天。

竹林禅寺坐落于浙江省德清县境内的莫干山茶山竹海之中,属于莫干山系之里云山顶,海拔约米,云雾缭绕之所。

云雾缭绕中的竹林禅寺,

按制式,建寺如建城,必有钟楼鼓楼

彼时,寺院因筹款修建大殿,将东厢房改造成竹林禅舍,对外开放,接受入住,也在斋堂提供一日三餐。按此想来,寺院提供的才是BedBreakfast的原始版本。

在德清车站接我们的是一位赵先生,赵先生清瘦儒雅,是典型的南方男子。开车到里云山山顶,就是竹林禅寺。山路还微有些蜿蜒,不是当地人,是一条不好走的路。但一路都是竹林掩映,只觉得神清气爽。

禅舍二楼平台远眺,里云山似仙境

赵先生送我们到寺院后,从车的后备箱拿了一袋切成丝的豆皮,和一袋鸡蛋给帮忙烧菜的阿姨。嘱咐我们多吃饭,因为晚上山里黑的早,而且很冷,阿姨烧好饭就回家,没有其他东西吃。说罢,又拿出一床被子让我们自己拿到房间,以免冬夜冻人。然后就开车走了。

因开放住宿,附近村中阿姨为住客分开烧饭,担心吃不饱,额外增加了一例荤菜番茄炒蛋

这样平平无奇的细节,到今天都记得很牢,究其原因,或许是一种质朴的人际关切。不夸张,但处处想到,是真和认真的。

我自小在外婆家的老宅长大,邻居彼此拎着篮子送新鲜食材和做好的点心,明堂里坐着一起聊明天天气如何,晚上吃点什么,是南方的人间情味。

禅舍住了两天,除了我和朋友,寺内只有两位僧人,饭点来烧饭的阿姨,是难得的清净。两位师父似乎所有的时间都只在下棋,也未听见他们聊天,每次路过大殿,都是两位对弈僧人。现在回想起来,仿佛是武侠小说里的场景。

寺里有一只小黑狗,十分亲人。寺院清减,整体年久失修,院内见到用竹子做的衣架和堆着的柴火,可见日常点滴。

刚到之时,便被寺后一座看似废弃的旧屋所吸引。没有任何照明,但明显可见,横梁与柱子上拉了很多电线,也装有不少老式的简易灯,想来以前是常用的。

屋子虽老,且因为木建筑的缘故,有一种潮湿的霉味,但依稀可辨是正统大殿的建制,且一楼右侧立一书架,所陈书籍,可见主人品味。

寺后废弃大殿,雕刻完好,彩绘清晰

大殿一楼供奉观音大士像,且攻台上有众多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观音像,应该是香客无法再供奉,拿来放于此处。

大殿后有老式楼梯可上二楼,一入二楼,更是别有洞天。一种混杂的感觉顷刻袭来,即便被时间所掩盖,但依旧鲜艳的红色和所绘花纹混杂着明明灭灭的历史,轰然终止的一切,以及一种难以名状的深刻情感。

二楼红色墙面似有藏地的感觉,入口处壁

当时只是觉得神秘,离开前再去二楼看过,回到上海,渐渐淡忘。

年初疫情,在家翻了几本书,有一本《清儒得失论》,忽然间想起五年前去过的这座云顶禅寺,觉得寺后老屋的种种细节,应该是清代建筑,且所放书籍种种,也必定不是寻常寺院。

于是,再辗转联系到当时的那位赵先生,几经求证,才知果真为晚清所建的观音殿。

对比湖州地方志,更是发现了这座禅寺不同寻常的过去。

竹林禅寺为宋澧王赐建,解空尊者为其开山祖师。元朝末年曾毁于战火。而后明宣德年间重建,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僧众曾达二千人之最,为莫干山四大丛林之一。文革寺毁,仅存晚清之观音殿和民国初年之塔林。

“……竹林寺在府城西北宋澧王建延解空尊者开山劳志元季殿明宣德中重建李志”—《湖州府心卷二十七》

民国初年塔林,石幢上字迹清晰可辨其一上书,“竹林堂上传临济正宗第五十一世明玄诏(?)禅师”

解空尊者,即一念解空尊者,姓戚,字宜翁,号竹庵。江苏华亭人。生于北宋元祐七年(年)。为宋代名僧,尊者出家后从车溪择卿禅师受教,后又到湖州见慧沈法师,雪窗下读书时悟得”世间文字语言皆糠秕之旨,一念刹那悟到了诸法之空相,故称法名解空。

而解空尊者也就是五百罗汉中第64尊罗汉。

五百罗汉局部图源网络五百罗汉局部图源网络第64尊罗汉解空尊者源网络

解空尊者于湖竹庵圆寂,世寿九十一,僧腊七十八。圆寂后,焚化日无风无雨,烟所到处皆舍利,可谓传奇。

这是大约一千年前的事,不是故事书里的杜撰,是真实存在着的,看得到,也可以凭借时间和自我认知最终感受的到。历史的“血脉相连”,是这种感觉。

寻找,看见,求证,获得历史长河里的呼应,故事停在年以前,但都可以重新被解读,再重新开始。这真是一件时隔五年才明白的趣事。

清代观音殿现状一楼

后经了解,现寺内禅舍已不对外,仅供香客使用,清代所建观音殿目前正在研究中,去往寺院盘山公路已修成。

禅寺以“农禅并重,禅净双修”为理念,四季耕种,蔬果自足。观音殿内观音大士最为灵验,常有十方香客慕名而来。

寺院现状,农禅并重,种因必得果

下期:

斜塔墓地三高士

千年银杏通天巴别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