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参不透生死,就看不破这个世界王阳明人生 [复制链接]

1#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首诗在中国广为人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非常珍贵,我们所理解的自由是不受人管,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古今中外,人都是生下来受父母管教,长大后受社会约束,从生到死,几乎都是被束缚的状态,又有谁能逃脱这片红尘的罗网呢?

但身体的自由还不算太难,真正困难的是精神、内心的自由。

人为形役,利令智昏,我们看似是身体的主人,实际我们是在被欲望所奴役。

卢梭就曾说过,“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我们小时候为美食、玩具所制,以后又为分数和比较、情和色、钱和权、名和利等欲望所驱使,一刻不得闲。

当我们忙碌大半生,终于品尝、占有了许多之后,反而会有一种空虚——我们的努力和成绩大部分是受世俗的欲望所牵引,却不知真正的“我”是在哪里,要什么,什么是最有意义的。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也许,人生除了生死,一切真的都是小事。

历代先贤都考虑过生死大事,王阳明对弟子也谈过这个问题,他说:

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譬如我们现在孜孜以求的东西,不管是钱财富贵,还是扬名立万,都可以通过学习和修炼,逐渐参透、看破。唯有“生死”的障碍是最难破除。

因为生死是人的本能,我们都是好生恶死,医院看看,多少老病之人不都是在渴望多活几天?

在死亡面前,几乎所有人都会止步。

王阳明认为,如果对生死还有一分一毫的挂碍,那人生终究是还没有圆融一体,不能流行无碍,尽性至命。

生死是最大的考验。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比别人看得清,算得精,但如果他没有经历生死的考验,不能参透生死,那他只能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事实上,人生如果参不透生死,就看不破红尘,也就永远不能自由!

人生如戏也好,人生如梦也罢,道理都知道,书里写了很多,我们参照过来人的经验,也可以说得天花乱坠,非常玄妙。

但是,自欺欺人很容易,永远是自欺欺人也不可能,没有真正体会到生死的人,说得再好听也不过是虚妄。

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王阳明来到贵州龙场,这时他可以说是经历过人生的生死危机,对书中的圣贤之道也体悟颇深,但他唯一还有疑惑的就是生死。

于是他做了一个石头棺材,每天在里面或坐或卧,思考生死的奥秘,最终悟道“心外无物,心即是理”,彻底放下了生死执念,再也没有恐惧和迷惑。

从此,王阳明是无敌的,也是自由的。一个人只要做到了无惧生死,那他的精神力量就会非常强。有人说某些人在某些时候也可以不怕死,但我们要知道,那是信念或一些别的影响,而不是自己真正修炼、破除的。

一般来说,读书的人要么最聪明要么最愚笨,心思多,欲望强,可如果是这样的人参透了生死,那几乎都是人中龙凤。

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又聪明绝顶又像阿甘一样简单纯粹,那他干什么不成功?

其实,人到中年的时候最经常感受生死,一个是自己身体的变化,再也比不上年轻人了,一个是经常遇到老一辈人的去世,于是往往会感受到死亡离自己并不太远了。

如果我们能够体会生死的奥秘,那可能是觉察到我们长久以来承担的重负和恐惧,如此,心境会极为开阔,生命会得以升华。

《水浒》里鲁智深在圆寂时候有个揭子: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参透了生死,也就明白了自己。我们本来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