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上真实的吕洞宾原来是这样的,与道教八 [复制链接]

1#

八仙过海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极广,自宋元之后形成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独有的一套体系。在这些故事中最受民间百姓喜爱的仙人非吕洞宾莫属了,他在民间传说中留下的神话故事甚至比其他七位仙人加起来都多。根据道教的典籍记载,吕洞宾是真实存在的人,也是全真教钟吕金丹道的开创者之一,对道教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神话中的吕洞宾大家是非常熟悉的,他的神话故事也被改编成了各种小说、戏剧和各种影视作品。本文则抛开神话故事中的吕洞宾,来看看他在历史上的原型是什么样的?

史书上关于吕洞宾的记载很多,比较公认的是在宋初《太平寰宇记》中的说法。这里面说吕洞宾是官宦世家出身,是河东吕氏的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吕延之是唐肃宗时期的浙江东道节度使,他的祖父吕渭是唐代宗时期的礼部侍郎、潭州刺史,都是唐朝朝廷的高级官员。吕渭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吕温、吕恭、吕俭、吕让,吕洞宾便是吕让的第三个儿子。吕洞宾原名吕煜,后来跟人修道才改名为吕岩,自号纯阳子、吕洞宾、回道人等。吕洞宾的民间神话故事很多,涉及道河东吕氏的也不少,但大多都是后人牵强附会的。

比如关于吕洞宾生世的各种传说,后人杜撰的成分就不少。道藏里面记载吕洞宾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也就是公元七百九十八年,可实际上从吕洞宾父亲吕让的墓志铭推算,这个时间其实是不成立的。吕洞宾的父亲吕让做过高官,当过海州刺史。他的墓志铭是吕洞宾的大哥吕焕撰文,四弟四弟吕炫书写,其内容的可信度较高。按照墓志铭记载,吕让和唐朝大文豪柳宗元是表兄弟关系,柳宗元曾经专门给吕让作序。柳宗元给吕让作序的时候是元和五年,也就是公元八百一十年,而这一年吕让刚进入仕途,才十八岁。

按照个时间推算,如果以道教记载的吕洞宾出身时间,此时的吕洞宾已经十二岁了。一个十八岁的父亲,怎么能生出十二岁的儿子,显然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况且吕洞宾上面还有两个哥哥,那么他父亲吕让又是几岁结婚生子的呢?因此可以推断道教中记载的出生日期是错误,吕洞宾的实际生日比贞元十四年至少延后二十年。除了生日外,对于吕洞宾出生的场景中也有不少虚构的成分。比如很多典籍中记载吕洞宾出生时异香满室,有白鹤飞入帐中不见,当时的佛教禅师马祖道一认为其相貌不凡,是上天的神仙下凡。

然而考据唐朝高僧马祖道一的生平时,却发现吕洞宾出生时,马祖道一已经圆寂很久了。马祖道一是唐朝中期最有名的高僧,也是禅宗主要流派洪州派的祖师。他门下弟子极为昌盛,有“八十八位善知识”之称,法嗣一百三十九人。其中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后来又衍生出临济宗、沩仰宗两大宗派。按照历史典籍记载,马祖道一是在贞元四年圆寂的,而道教记载的吕洞宾生日是在贞元十四年,这就相差了十年。如果按照吕让墓志铭的推断,马祖道一圆寂后三十年,吕洞宾才出世,两者根本碰不上面。

很显然,这又是一起传统的,抱名人大腿以彰显自己不凡的老套路。因为马祖道一的名声很大,所以很多神话故事都被牵强附会道他的身上。在吕洞宾出生的故事中加入了马祖道一的成分,也就能够起到抬高身价的作用。实际上这两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是佛教祖师,一个道教祖师,八杆子也打不着。

吕洞宾出身于名门望族,自然是按照家族的安排啊走了做官的道路。关于吕洞宾做官的路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吕洞宾屡次科举不中,到了晚年才做了个小官。还有一种说吕洞宾少年成名,很快就做了官,因为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再加上唐朝中后期战乱频繁,他才和妻子隐居九峰山修道。

其实从唐朝的史料典籍来看,吕洞宾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做官的,似乎也没有科举考中进士的记录。从科举的角度来看,典籍上记录了不少吕洞宾考科举落榜的信息。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咸通年间初次科举落榜,另一种说法是他在会昌年间两次科举落榜。虽然这两种说法存在争议,相差了二十年时间,但从吕洞宾祖父吕渭的史料来看,吕家子弟在长庆年间之后便没有科举做官的了。吕洞宾的父亲吕让是家族中最后一个在唐朝科举做官的,他考中进士的时间是元和十年,也就是比长庆元年早五年时间。

吕渭的史料中认为吕氏子弟无法科举做官的原因,是在于长庆元年以后唐朝陷入了牛李*争之中,宰相李德裕的势力越来越大。河东吕氏虽然是望族,但与李德裕这个宰相世家在*治上争端还是比较多的。吕让的哥哥吕温,也就是吕洞宾的大伯,在*治上多次与李德裕*发生冲突。有史料记载,吕温和柳宗元都是唐顺宗年间永贞革新的参与者。发动永贞革新的*治集团是翰林院待诏为首的*治集团,参与者包含了柳宗元、刘禹锡等历史名人在内。吕温因为与柳宗元是表兄弟,成为了这个*治集团的核心,被王叔文推荐为左拾遗和侍御史。

永贞革新失败后,唐顺宗被迫把皇位禅让给唐宪宗,王叔文*治集团的参与者被贬谪到了各地。吕温因为当时正在出使吐蕃,所以没有参与到改革之中,成为王叔文集团中唯一逃脱的人。但三年后他也因为弹劾当时的宰相李吉甫,也就是李德裕的父亲,遭到了*治报复,贬到衡州做刺史,后来死于任上。因为吕家与柳家关系很密切,两家都是永贞革新集团的核心势力,所以后来吕家人做官受到了掌权的李德裕集团的各种打击和压制。吕洞宾的父亲吕让也只做到了海州刺史,根本没法重新回到朝廷中枢。

在牛李*争的大背景下,吕家人没有再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吕洞宾因此而无法科举入仕是很正常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典籍中记载吕洞宾多次科举落榜是可信的,反而传说中他做官的事情难以成立。也许就是因为仕途上走不通,再加上唐朝中后期战乱频繁,所以吕洞宾才有了隐居避世的想法。

吕洞宾的传说很多,从唐朝中后期一直流传到背诵前期,绵延超过两百五十年。这些传说中真假难辨,形成了独特的吕洞宾文化,也受到不少达官贵人的追捧。比如南唐名臣张洎、北宋名臣杨亿、张方平都在自己的文集中声称见过吕洞宾。从时间断代来看,这些人见吕洞宾时,吕洞宾少说两百岁了。

吕洞宾之所以受到追捧,还是从大名鼎鼎的陈抟老祖开始的。在五代十国时期,吕洞宾虽然名气极大,但也只是游方道士的形象。他与钟离权坐而论道的故事传播很广,开辟了钟吕金丹道的修行法门,对道教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一脉道教乘上几下,继承了唐初以来丹鼎派道教的理论,又去芜存菁的发展出内丹派的路线,为后来的全真教奠定了基础。这一理论的传播受到了北宋道教第一人陈抟老祖的推崇,因此有了很多的信徒。北宋官员中不少人信奉道教,陈抟老祖也有不少弟子进入官场,所以将这种理论带入到宋朝官场之中。

从民间传说中来看,似乎钟离权是吕洞宾的师傅,也是点化他进入八仙的人。但是从各种史料来看,钟离权和吕洞宾是同时代的人,吕洞宾似乎还要大一些。世间流传的两人坐而论道的典籍看,似乎也不存在高下之分,只是对丹鼎道的理解不同罢了。以这个角度来看,到底谁点化谁还真不好说。但吕洞宾的名气在五代十国和宋朝远远超过了钟离权,尤其是在宋朝的上层社会,他们对吕洞宾是疯狂的崇拜着。从宋朝文人的笔记来看,吕洞宾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是远超钟离权的,说钟离权点化吕洞宾似乎不太合情理。

总的来说,吕洞宾是中晚唐时期比较著名的道士。他出身于河东吕氏的官宦世家,因为*治斗争的原因无法科举入仕,于是改行走到了修道的路子上。他在当时的名气极大,继承和学习唐初丹鼎大派的修行理论,独创了内丹道的金丹修行法门,是中国道教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可能是由于唐宋之间战乱频繁的关系,关于吕洞宾后期的资料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民间传说。这些传说神乎其神,部分替代了原有的历史资料,让人产生了很多的误解。而他的各种传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也是从别的故事嫁接改编的,大多并没有真的发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