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圆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世纪的唐朝与佛教下 [复制链接]

1#

西域密教:印度的“萨迦派”

在印度,密教在公元6世纪之前就已存在。密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印度直接传入;二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世纪至8世纪)由汉地传入。

密教传到中国的时间,学界也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自东汉之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习、发展、演变;至隋唐之际形成了基本体系;宋末明初因战乱而遭到破坏。

密教的传播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印度经由缅甸进入中国,后又经云南至四川;第二阶段是在四川、云南之间与当地的土著佛教结合发展。

密教传入中国后,在隋唐时期形成两个较大的支派:第一支是“萨迦三藏”(即指三部大论);第二支是“萨迦五树”。二者结合形成了以“天冠菩萨”为核心的密教体系。

密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融合,逐渐演化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日如来藏”和“不动金刚”两大体系,并被历代帝王奉为王权法宝。

《太平广记》卷四八七引《大宝积经》曰:“其人能持此法一万岁,即是此身化身。”这就是佛教中最著名的不动明王形象。

密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也发展出诸多分支流派。例如: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天台宗十三宗、大乘佛教十大教义、净土宗派、净土真宗。

在印度本土又发展出一个较大的支派,即密教经典《金刚经》所记载《十地经论》之内容、修习方式、修行次第等都与汉地传统不同。

由于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宗教观念变化不定之故,密教传入中国时所立五派之说很难成立。第三股是从西域传进中国后发展起来的“萨迦派”,包括其祖师、弟子、教派和典籍等组成。

据《续高僧传》记载:“唐贞观十五年(公元年)二月二十日……有舍利子数粒出其中。”

该弟子所供奉的舍利,就来源于佛门中传说的圣物。《高僧传》说:“自天竺国诸人来,多至汉地出家学道者……皆有法衣,谓之净衣”。

中土佛教:由“菩萨道”走向了“天道”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全盛时期。在唐朝,佛教传播到中国全境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

中土是中国佛教在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地区。中土佛教兴起于汉末,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佛教经历了由民间向官方的转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由僧侣向文人转变;二是由菩萨道向天道转变。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佛经被逐渐译成汉文、汉译或梵文、藏文等不同文字。

佛经翻译成为汉文后,由于语言障碍及文字不通等原因,其思想被严重歪曲和篡改。中土佛教发展最快最彻底的朝代是南朝与北朝。

北朝佛教兴盛于汉末、西晋两代,而南朝则是北魏孝文帝对佛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后才得以建立的中土文明。

南朝佛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为北魏时期“佛老”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为隋唐佛教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一方面是僧侣们对“无”、“空”等理论学说的不断探索。另一方面是僧侣们对“苦修”、“禁欲”、“苦行”等理念进行不懈的追求和实践。

北朝佛教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重视禅定与心行之结合,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强调要想获得成就须先观其所念所欲之事才能解脱。

《阿含》中说欲解脱者必具戒定慧,这是一种禅定功夫。因此可以说,北朝佛教对整个隋唐时期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还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宗教团体——天台宗。

天台宗建立在《涅盘经》的基础上,主要吸收中国传统道教的思想和理论来解释《涅盘经》中提出的关于宇宙本体与世界本体之间密切联系等等论述。

在天台派看来,世界由无明、无始以来就存在着一个由“无”与“有”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从无始劫来就已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这样一个对立关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同时又处于一个统一而又相对于另一种事物具有绝对独立性的矛盾对立统一体中。

这个矛盾统一体并不是由某一具体事物造成和决定,而是由一切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形成和造成。

而所有这些不同于别的东西都可以在同一事物中找到根源所在。天台派认为,宇宙就是在这样一种矛盾对立运动中不断发展变化。

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并与各种现象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又不断地从一个状态进入另一个状态之间反复循环并形成变化着的统一体。

因此,天台派认为人不能脱离宇宙而单独存在,而人必须顺应世界和自然法则才有可能达到解脱之道、不生烦恼、不离生死、永不灭灭等等境界。

中土佛教兴起于唐代晚期(八世纪中叶),到了宋朝时已经走向衰落了。

中土佛教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以《大日经》为代表,属于大乘佛教;另一种则与大乘有密切关系又称为小乘佛教。

前者是以《菩萨戒》《成唯识论》《涅盘经》为代表。[6]而后者则以《菩萨戒》为代表。

这两种流派都主张以般若解脱为终极目标;前者认为解脱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生起般若之法;成佛即是得无上正等正觉——即解脱成佛(或称为究竟解脱)。

证得涅盘而得正觉顿断——即入于三途灭尽而成佛;证得涅盘后仍可往生彼国为菩萨果报众生而成佛——即“不生不灭”。

禅宗的形成:禅和佛家的关系

禅宗是指以佛教的修行为基础而形成的宗派,或以禅定为修习法门。禅宗是由汉传密宗的慧可(—)开创。

因他曾住在嵩山少林寺,又常到东岳泰山行禅,所以名为“慧可”,后又称“禅宗”。

《宗镜录》中记载,慧可在少林寺学习禅定和《金刚经》之法,并以佛理教导弟子:“善男子、善女人、有丈夫”而闻名天下。

唐代佛教密宗的创始人菩提达摩曾在少林寺修行三年,后又到嵩山居住四年,期间他参禅入定、悟道甚深,后以衣钵传与其弟子慧可,成为禅宗祖庭。

慧可在少林寺住了十余年后,于年前往洛阳白马寺向释道安(—)求法。此后便开始了“北归”的历程。

他在南方的六年里向禅宗五祖弘忍学习禅法和戒律;之后他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禅三年;最后来到湖北*梅南台寺(今湖北省*梅县五祖庙)住了四年。

他在南台寺受具足戒后不久就去南方禅宗的五祖弘忍处求法;弘忍听完慧可的开示后非常高兴,便让慧可留下继续学习;慧可便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以及其他弟子。

从年到年之间的十三年间,弘传禅宗法门的是五祖圆寂以后留下的一位大弟子神秀和其弟神会(—)。

天台宗——大乘佛教最重要的教派之一

天台宗是佛教在唐代最为兴盛的一个宗派,主要代表人物为唐代高僧智顗。天台、华严、禅宗三家,均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派宗教。

天台宗于公元年由道安创立,其创始人为一位名叫道秀的禅师。道安创宗之时正值三国乱世,天下大乱。

但由于他对佛法十分精熟,且精通儒学,所以在当地声望很高。他认为,“佛性不死”、“众生即佛”、“法性即心”,于是将三教融合为一,创立了天台宗。

天台山是道教圣地及禅宗祖庭,道安创立天台后,又于公元年创建华严宗。天台和华严均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

华严虽是佛教的中国化之作;但天台宗并不像华严宗那样强调佛和道、佛和道教徒之间的差别。天台和华严皆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华严宗

华严宗又称华严义学,是中国本土化的一个重要佛教宗派,其创始人为道安禅师,是以其创立华严而得名。

道安禅师在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年)圆寂后,弟子们为他建立塔庙别院,并将他葬在华严寺中,这就有了华严寺。

公元年(唐天佑元年)时,道安禅师所创立的华严宗受到皇帝敕令的承认;同年又受赐“大圆光号”称号。

道安禅师去世后,他所创立的华严宗逐渐被后起的禅宗宗派所取代。华严义学又称义学、宗论之类。

它以《涅盘经》为基本理论依据,同时吸收了禅宗禅法、中国道家之阴阳学说。华严是汉传佛教中最高层次的“般若”一词。

华严最早是指“般若之境”、“法界之境”等境界;在《涅盘经》中则被称为“法界之境”。

义学又称义说、真法界、真义门是指教理教义而言;在其内容上有五项:一曰戒;二曰定;三曰慧;四曰密;五曰智。

华严在汉传佛教中有五种修法:一曰持戒(持善),二曰精进),三曰禅定(禅悦),四——行度法以行度人,五曰慧以度己。

禅宗

禅宗,也称禅宗、净宗,又称顿悟成佛之法,是一种以顿悟来证悟涅盘的宗教。

禅宗起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中国化的佛教的宗旨在《金刚经》中已有记载,所以禅宗又被称为“经宗派”。

禅宗一开始是印度婆罗门教传入中国;经过汉、唐、宋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禅观”、“心外无法”等等。

禅宗与天台宗不同,主要表现为:一、强调对佛性和心性本具之理解;二、强调心性本有之觉悟;三、将佛教理论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四、将天台宗与华严宗相结合。

禅宗与天台宗共祖为唐代临济宗祖师慧能,是中国禅宗的开山鼻祖,开创了中国禅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